第(2/3)页 这是皇帝的诏书。 但刘武依旧稳稳坐在马背上,动也不动。 这东西只要曹孟德想弄,随时随地都能写一张,然后盖上皇帝玉玺,甚至天子知不知道有这封诏书都得两说。 刘武不曾下马跪拜,关羽也只当没看见:“嗟尔刘子烈!上负皇恩,下逆人伦……” “前者欲坏汉家制度,领万兵北上入朝,行不轨事……” “未得诏令擅自领兵攻伐襄樊,袭取南阳……” 诏书上洋洋洒洒一大串,几乎把刘武骂成了天下第一反贼,比他曹孟德还像汉贼。 刘武神色不变,这位曹丞相向来是能动手就不废话,如今却和自己废话这么多,估计是不大愿意动手了。 “……制曰,可!” 诏书宣完,关羽也不说让刘武接旨,也不离开,依旧骑着赤兔停在原地。 刘武直视着关云长的丹凤眼:“这就是曹丞相让二叔带的话?” 当然不是, “咳咳……”关二爷一声轻咳:“这是曹孟德从天子那里请来的诏书。” 关云长说的稍稍有些委婉,但意思再明白不过,这诏书跟天子关系不大,只是曹操走个场面,维护一下自己的面子而已。 真正要带的话,自然不可能在这诏书上。 “关某来时,曹孟德托我告知阿武,襄樊之事纯属误会,凡事好商量。”关羽神色有些古怪,越说越怪异。 “这些时日,曹操拿着你当初写的请求朝见天子的那封信,愈看愈发觉得,觉得你忠君爱国之心,赤忱无双。” “带兵一万进京,不过是小事而已,虽然有违汉家制度,但曹孟德愿意在天子面前为阿武你解释……” 曹阿瞒到底还是识时务的。 刘武静静地听着关二爷传达曹孟德的话,只怕这位曹丞相之所以愿意退步,还打着其他算盘。 关二爷继续道:“曹孟德眼下准许阿武伱带一万兵进京,但阿武你的水师、步卒要立刻退出宛城,退出南阳,退出襄樊。” “曹仁、于禁、徐晃、满宠、吕常诸将,还有俘虏的所有曹军,也要一律放回。” “曹操答应阿武你提万兵背上,却也要求你将襄樊局势,恢复到襄樊之战以前,双方只当什么也没发生过……” 想他曹丞相这辈子,服软的时候也不少。 彼时曹操迎天子于许昌的时候,天子封他为大将军、武平侯。 自己当上了大将军,曹操便建议天子任命袁绍为太尉,结果袁绍耻于位在曹操之下,上表推辞,于是曹操把大将军让给了袁绍。 可对方那是四世三公,占据北方精华之地的袁本初,是门生故吏满天下,正儿八经的天下第一世家,向他服软,不算丢人。 而刘武终究是个年轻人,纵然也极有声望,可在世人看来,他能和四世三公的袁本初比吗? 能配曹操向他服软么? 但此时的曹丞相,明显已经顾不上这些了…… 当初曹军数倍于刘武,最后还是让刘武生擒了曹孟德。 如今曹操麾下兵力,远逊于刘武,他自然更不愿与刘武发生冲突,此次出征也实在是事关曹孟德切身利益,迫不得已。 若是丢点面子就能让刘武退兵,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曹孟德让关某所带之话,关某已经说完了。”关云长略略迟疑:“阿武,其意如何?” 关云长自认,若他是刘武,绝不会退兵。 这曹阿瞒异想天开,竟然妄想让阿武退兵?这是真把阿武当稚童戏耍。 对面的刘武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请二叔转告曹孟德,就说,我知道了……” …… …… 昆阳城。 县衙内, 曹孟德这会趴在县太爷的台案上,大堂内文臣武将齐聚。 “孤还是有些担心,那刘子烈可不是轻与之辈,要他把南阳襄樊,还有曹仁等诸将,以及诸多被俘的士卒全都还回来,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曹操这时候是有点忧心的。 刘武凭本事打下来的地盘,俘虏的降兵,让他一口气全都吐出来,貌似有些不太现实。 就以刘武的秉性,可能是近乎于无。 这也是曹操让关羽去带话的原因。 要说让关羽帮自己对付刘武,根本没有这个可能! 如果让关羽帮刘武出手对付自己,关羽肯定会站在自家侄子那边,当然若是再有华容道,关云长大概率还是会放了自己这个曹孟德。 让关羽去这一趟,目的很简单! 知道条件比较过分,但是你看在云长的面子上别掀桌子,咱们静下心来慢慢谈…… 让关羽去带话,就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刘武别第一时间把桌子给掀了! 荀攸上前道:“主公,我们既然无心与刘子烈再启战端,那就只剩下讨价还价了。” “既然是讨价还价,那一开始的时候,价码自然是要标高一些……” 曹孟德叹了口气,无奈的说:“孤知道这个道理,只是担心刘武战略误判,怕他乘着襄樊大胜,全收南阳之势,不管不顾的发起昆阳大战……” 曹操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 当务之急是赶紧把刘武给稳住! 要是刘武兵出南阳,要和他曹孟德在昆阳再做下一场…… 到时。 无论输赢,曹孟德的中原基本盘都要震荡!好不容易合拢的中原地区,极大的可能会再次四分五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