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三人,考虑到卢教授他们估计都是老茶客,冯浩投了七克茶。 虽然他拥有茶艺入门Level1级别的水平,但是并不熟练,规则都是刚刚车上现学的。 这个水平可能指的是最终冲泡出来茶的口感吧。 并不会无中生有。 好在有在姑姑家玩过,东西都摸过,知道怎么用。 装一装,也行。 选了7克茶,然后用茶针,就是一根小棍子,把茶则里的茶拨拉到盖碗里。 他姑姑刚好茶那阵子,对茶器也很痴迷,让他帮忙去小区摘过竹子,小竹子折断,就是茶针,翠青好看。 一个家族有一个这样的折腾人就行了,好在姑父这人很严肃,对姑姑还是很包容的。 要是没有玩过,都不知道这木棍子是干啥的,翘茶不够硬,打人不够长。 7克茶投进烫好的盖碗里,盖上盖子,上下摇一摇。 摇三次之后,打开盖子。 闻茶叶,果然香气扑鼻。 茶叶碰到烫烫的瓷杯璧,来回撞击,就有茶叶的干香。 冯浩把盖碗递到对面左边的彭导。 彭导低头闻了一下,点头:“沁人心鼻,好茶。” 卢教授也低头闻了一下,却是摇头。 好小子,自己多老才领会泡茶这玩意,你才多大啊。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有点太浪了!! 现在的学生了不得。 冯浩拿回盖碗,开始冲泡。 他看视频学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一个要点,冲泡茶叶的时候,开水不要直接对着茶叶冲,这样可能会太烫,有涩味,开水要缓慢冲向杯璧,让热水慢慢往上溢,最后泡着茶叶。 泡茶泡茶,大约就是如此。 第一泡快速过水,出汤,倒进公道杯,再用公道杯分到茶杯里。 然后全部倒掉……干了个啥? 第一道是洗茶。 就是假设有农残或者灰尘,第一泡茶就冲洗掉了,能不能洗掉不确定,但是操作是这样的。 洗茶完,冯浩有注意,不把盖碗的盖子盖上,因为茶烫过之后,盖上温度就会高,也容易有涩味,他把盖子放一边。 然后把公道杯摇一摇,闻了一下。 有香味,区别刚刚茶叶的干香,这是另外一种香味,特别浓郁。 冯浩把公道杯给彭导。 彭导闻了一下。 面露微笑,把公道杯递给了卢教授。 “小卢,这个好闻,很浓郁的花香,好像还有竹叶的香气,真不错。” 冯浩被这一声小卢,差点没有破防,忍住了。 卢教授接过公道杯,认真闻了一下。 “不错,很干净的茶,没有串味,香气浓郁纯正,能泡出竹叶香的凤凰单丛,据我所知,应该是贺午2018年制作的一批单丛,特有的香气,花香中夹着竹叶香,是他的一次突破,他之后再尝试,都没有这次的好,这批茶还上了国展,量非常少。” 坐在泡茶位的冯浩一阵舒爽,通体舒爽。 这就是文化人拍马屁的水平。 他什么都没有夸,他就用专业知识赞的你舒爽透顶。 这不比冯浩自己吭哧吭哧介绍,还介绍不清楚来得强吗? 卢教授不愧是国家级茶艺师,牛逼,这专业知识,唬的人一愣一愣的。 冯浩强忍着没有乐出来。 大概体会到了彭导的好心情。 难怪彭导这个年纪,看着也就是微微发福中年女人的样子,这每天开心的,花多少钱能买回来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