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说数学模型算法啊,那个我已经彻底解决了。” 使得他猛地一怔。 嘴里忍不住小声低喃着。 “这么快就把模型建立完了吗?” 明明今天和徐源见面才相处了十个小时时间,结果竟被连续震撼了数次。 以至于人都有了些麻木。 阈值被大幅度提高。 约摸愣了数秒,心里才被突然涌现出的惊喜取代。 毕竟导弹虚警和截获测量不准的问题解决,马上他们便能进行新一轮试验。 只要导弹能成功定型,他们的项目也算圆满完成。 念头停留在这里,刚想表达下自己的激动心情,抬起视线才发现徐源已经离开。 下秒脸上流露出些许遗憾。 —— 徐源晚上直接留在了火箭研究院休息,尽管只是简单住上一晚,但院里对住宿条件却准备的非常充分。 加上徐源也没有恋床的毛病,悉数后很快便进入梦乡睡得安稳。 早上七点半起床。 在姚胜的陪同下,徐源吃完早饭,这才又来到祝雪君负责的研究室。 祝雪君今天来的非常早,并且第一时间便知道了模型建立完成的消息,心里面说不出的惊喜激动。 因此见到徐源后,便又立刻代表院里表达了感激。 “这次邀请你来帮忙真是对了,过两天我们会对这款导弹重新试验,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过来参加?” 办公室内徐源听到祝雪君的邀请,心里面顿时便来了兴趣。 和战斗机无人机的试飞不同,导弹试验又称导弹定型靶射试验。 是所有系列导弹都必须经历的流程。 相当于签发出生证明。 因为是在专门的靶场现场进行,场面可以说是非常壮观震撼。 仔细想想他还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对此自然是非常感兴趣。 另外导弹试验最终得到的数据,也关系到他建立的模型能否真正解决问题,他作为模型建立者,也确实有必要亲眼见证这款导弹重获新生。 所以没怎么特别考虑,他便满口答应了下来。 “没问题。” “到时候我会准时参加的。” “那天我让小姚去接你,相信你会很喜欢的。”祝雪君嘴角噙着笑容颇为肯定的说。 毕竟像徐源这样二十多岁的男生,面对武器诱惑是根本没有抵抗能力的。 就这样和祝雪君交流完后,徐源便乘坐火箭院的专车返回了家里。 路上他便接到岳父陈建方的电话,说听到祝雪君如此夸赞自己的女婿,他心里面简直高兴极了。 结束通话徐源也是哭笑不得,没想到陈建方还有这种孩子气的一面。 …… 不得不说祝雪君的效率确实很惊人,刚过去三天时间徐源便接到了通知。 他们研究室决定进行新的导弹试验。 显然是想要把先前耽搁的时间,给想办法抢回来。 徐源早就答应了祝雪君,要到现场见证这款型号的导弹重获新生。 因此再次见到姚胜后,他倒也没迟疑什么,随即两人便一同过去和祝雪君他们汇合。 导弹试验基地位置比较偏远,路上需要些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 最终经过一段时间行程后,他们总算顺利到达某导弹试验基地。 “我们去指挥基地吧,这次导弹试验我相信肯定不会有问题的。” 这天上午导弹试验靶场,祝雪君脸上依旧保持着和蔼笑容,看上去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除了是对自己设计的导弹有信心外,更相信徐源建立的数学模型算法。 此时徐源已经能看到整装待发的某型号导弹,听到祝雪君这句话自然没有异议。 当即点点头道:“好的祝教授。” 然后根据试验相关规定,跟着祝雪君来到指挥所。 祝雪君作为火箭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先前也参与过某型号导弹的设计研发工作,对这座试验靶场显然并不感到陌生。 刚走进指挥室,便听见姚胜报告道:“导弹各系统检查测试合格。” “好的。” 祝雪君闻言微微点了下头,然后把目光放在在场的指挥员身上。 微笑着说:“刘指挥,我们这边的工作一切就绪。” “真是辛苦你们了。” 刘指挥看上去年龄和祝雪君差不多大,但却是一副中年硬汉的形象。 其一双眼睛格外精神。 向祝雪君和在场科研人员问候了声,便宣布今天的试验任务正式开始。 “倒计时一分钟准备。” …… “发射!” 伴随发射命令下达,顷刻间导弹发射而出,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当真是剑威啸九天。 顷刻间。 导弹拖着长长的白烟快速飞行,最终成功命中远方预设的目标。 姚胜等研究室人员,则结合雷达、遥测光测等设备。 通过综合计算机传来的数据和空中实况图像,确保导弹的飞行状态正常。 到了这个时候,虽然紧张繁忙的试验结束了。 但科研人员的工作还要继续。 他们开始下载数据,好整理判断分析参数,确定导弹是否存在问题。 而在这个过程中,徐源并没有表态,只是和祝雪君共同耐心等待。 不知过去多久,指挥室内才响起姚胜激动的声音。 “导弹的虚警和截获测控不准的问题解决了,并且精度还比上次提高不少。” “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本以为借助徐源建立的数学模型算法,会成功解决掉先前导弹的问题。 没想到连带导弹的精度也有了提升。 这确实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姚胜当然也没忘记身旁站着的祝雪君和徐源,接着连忙把数据报告递了过来。 “确实和小姚说的一样,没想到也算因祸得福,间接提高了导弹的综合表现。” “这下定型是没有问题了。” 祝雪君翻开数据报告看了眼,然后边递给徐源边笑着感慨。 先前试验导弹的表现他她清楚不过,导弹突然能有这种精度的提升,那只能是和徐源建立的模型有关,不但解决先前问题还起到了辅助作用。 以至于让她有些不知道怎么感谢徐源好了。 徐源对这个结果虽也有些意外,不过倒也不至于有太大惊讶。 毕竟他建立的模型除了要解决参数问题,还必须保证其他地方不受影响。 否则岂不是成了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在这种情况下对其他系统起到正向影响,倒也算属于正常情况。 “这倒是件意外之喜,不过总之是好事。” 徐源看完数据报告又还给了祝雪君,脸上堆着笑容随口应了句。 与此同时。 旁边刘指挥的眼睛却越来越亮,目光打量着徐源简直就像是在欣赏绝世珍宝。 下秒先是轻咳了两声,看到大家的目光被成功吸引了过来后,这才和徐源接着往下讲。 “真希望国家能再多些像你这样的年轻天才,我记得咱们的隐身战斗机能这么快搞出来,小徐你在里面应该没少出力吧。” 徐源虽说和这位指挥是第一次见面,但因为对方的身份他是非常尊重的。 因此面对询问他故作谦虚说:“刘指挥你没记错,我确实参与了国产隐身战斗机的研发工作。”并没有多详细的去讲自己的贡献。 而刘指挥听到这番话后,却是用一种苦口婆心的语气劝说起来。 “小徐啊。” “我知道你很有天赋,在航空航天领域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咱们光有先进的战斗机可不行,导弹方面也必须要领先世界才行。” “你既然能帮助祝主任解决导弹上的问题,以后可要多研究些更先进的导弹才行。” 将刘指挥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徐源也终于清楚了对方的意思。 心里面可谓是哭笑不得。 很显然是对方看到了他在导弹研究上的天赋,想让他多参与导弹项目研发。 只能说国内现阶段装备的导弹,还不足以治愈火力不足的问题。 需要研发出威力更强,射程更远的导弹才行。 虽然严格意义上讲,他并不属于火箭院这边,且还负责着无人机系列飞机的研发。 这次也只是机缘巧合才临时配合火箭院,帮助祝雪君他们解决项问题。 之后并不会实际参与新型导弹的设计研发。 不过在这种场合中,有些话显然是不适合讲的,需要先在脑海里过下。 于是在组织好语言后,他噙着笑容回道: “刘指挥可以放心,用不了几年相信我们就会拥有各种型号的先进导弹,到时候绝对不会再有火力不足这种情况存在。” “那我可就期待着了。”刘指挥笑呵呵说。 接下来的时间,倒也没有其他事情,后续这款型号的导弹也会拿到属于它的出生证明。 而当他们回住所的路上,祝雪君却一副有着心事的样子。 脸上表情看着颇为严肃。 先前试验成功时的喜悦不知为何消失不见。 按理说导弹终于能够定型,对他们研究室来说应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并且姚胜他们也都是这么做的。 反观祝雪君明显不对劲。 面对这种情况,徐源显然也不可能当做没看见。 略作迟疑最终他还是主动询问了句。 “祝教授是有什么心事吗?” 听到徐源的声音,祝雪君停下脚步,转过身主动抛出了一个问题。 “徐源。” “不知道你对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怎么看?” “弹道导弹?”徐源闻言微怔。 但很快他便反应过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回答祝雪君的问题。 “常规导弹容易被预测出飞行轨迹,从而实现对导弹的拦截。” “如此导弹也就失去了作用。” “要想掌握话语权,就必须研发能避免被拦截的新型导弹。” “我认为我们也必须要有一款优秀的弹道导弹。” 他所说的这些都是心里真实想法,只有研发出能让敌人无法拦截的导弹,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形成威慑。 关于这点。 其意义甚至比隐身战斗机更重大。 属于真正的国之重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