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毕竟届时肯定是要用在隐身无人轰炸机上。 强强联合嘛。 要是随便搞个小型无人机实验,那研究量子无人机还有什么意义。 其目的相当明确。 那就是增强无人机的作战能力。 徐源因为用不着全程参与,实验成功后肯定要返回燕京,毕竟稳态微聚束光刻工厂才是比较着急的项目。 …… 因为位于燕京科学城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早在赵翔团队完成稳态微聚束的验证,便已经开始建设。尽管要作为光刻工厂光源,在一些功能结构上进行了改造,但整个工期时间并没有延后多少。 经过和施工团队的沟通交流,十月前后便能初步交付。 能够让项目成员,先开展实验。 至于光刻工厂剩下的基础设施,则和实验同步进行,最大限度争取时间。 而这也多亏了,科学院方面下拨的经费充足,毕竟对于施工方来说,钱到位速度直接拉满。 转眼又是两个多月过去。 2017年10月9日。 周一。 长达八天的假期刚结束,但对于燕京科学城,光刻工厂项目的成员来说,从他们身上却看不到任何假期后遗症的表现。 有的只是满脸期待和兴奋。 今天对他们来说,绝对能称得上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因为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将在今天上午举行交付仪式。 这也就代表,他们终于可以正式开展实验。 能够进入到这个项目,走一条和海外完全不同的,光刻工厂建设道路,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肯定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完成。让海外看看,什么才叫芯片制造技术断层领先。 但碍于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迟迟未能建设完成,使得他们只得不断推导分析。 思索光刻工厂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尽可能找到解决办法。 而无法亲自实际验证。 现在终于等到了,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交付的日子,想到马上就能展开实验,其心情可想而知。 甚至丝毫不夸张的讲。 要是在假期前交付,假期都没人愿意离开实验室。 院长白新周也出席了今天的交付仪式,在发表完讲话后,台下对又和徐源以及赵翔嘱咐起来,眼神中满是对他们的期待。 “接下来可就全靠你们了。” “这次我们没有退路,无论如何都要解决高端芯片制造问题。” 徐源对光刻工厂,无疑是胸有成竹,面对院长的殷切期望,当即保证起来。 “放心吧院长。” “高端芯片制造难题肯定能解决,咱们要造就造光刻工厂,也好让海外看看,真正的大国是怎么制造芯片的。” “我们保证完成任务。”这时赵翔也顺势接过话茬附和了句。 白新周虽心里仍有些觉得,光刻工厂太过脑洞大开,怎么看难度都应该比极紫外光刻机高,但处于对徐源和杨老的信任,还是对这座光刻工厂寄予了厚望。 “好啊。” “有信心好啊。” “那我可就拭目以待了。” 笑呵呵对两人回应了几句,然后才结束对话离开。 作为科学院现任院长,白新周每天要处理的事情,肯定不止光刻工厂这一项,自然不可能长时间待在这里。 徐源很清楚这点,倒也没挽留什么。 再说接下来压力都到了身上,肯定要把精力都用在正事上。 下午。 交付仪式结束。 科学城光刻工厂会议室内,几十位主要研发人员,聚集在这里参加首次会议。 并且在场人中大多数都是教授。 本来国内光源领域人才,数量便比较有限。 加上光电技术研究所,等其他进行光刻机研究的机构,早就吸纳了一部分,再想找到有实力的项目成员并不容易。 甚至连原本参与稳态微聚束验证的人员,都已经没办法凑够。 在这种情况下,刚开始赵翔还很担心。 害怕会影响到项目进度。 毕竟光刻工厂是个工程量很大的项目,还需要尽可能缩短研发周期,单靠他们两人可玩不转。需要足够多的相关领域人才参与,共同推动光刻工厂的建立。 但当大家得知是要跟着徐源后,顿时表现的非常乐意。 就连很多留在海外的科研人员,都主动回国帮忙,希望能度过这场困境。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使得项目成员很快凑够。 顺利通过第一关。 “今天我想大家都很高兴,因为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正式交付,我们终于打响了对光刻工厂的战斗。” “坐在这里的,相信都是认可稳态微聚束。” “坚信光刻工厂可以实现。” “而我要说的是……” “你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用不了多长时间,咱们的光刻工厂就会让全世界震撼。” 会议室讲台上,徐源站起身同大家说着激励的话。 很快便将大家的情绪带动起来。 众人仿佛已经能看到,光刻工厂正式向全球亮相的场景。 如果是别人说这话,或许会被认为在画饼,但面对徐源却没人有这种想法。因为大家都知道,凡是徐源说的话,就没有不实现的。 接下来。 徐源感受到氛围差不多,便话锋一转讲起正事。 给大家安排后续的研究工作。 借助稳态微聚束理念,能够获得各种波长的光源,可用于不同规格芯片的生产制造。甚至可以同时生产几种规格的芯片,相比单一的光刻机,毫无疑问能称得上是光刻工厂。 不过想建立稳定的输出光源,还需要不断进行实验,对面临的技术问题着手解决。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事情。 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徐源早就对每位成员的履历进行了了解,很清楚他们所擅长的地方。 所以安排任务的时候,基本都是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最大限度把工作给做好。 尽管这是他们首次进行具体实验,但先前共同研究讨论,相互之间早已磨合,并不需要担心什么。 差不多仅用了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便安排妥当宣布会议结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