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否则的话,最终结果无异于以卵击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下个月就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的日子。 他这次带领团队研发出光刻工厂,成功解决了国内面临的高端芯片制造困难问题,对于这样的贡献肯定少不了相应的荣誉和奖项。 于是回到燕京之后,他也暂时没打算有去其他地方出差的想法。 况且量子无人机的研究有所成果后,剩下的便只是量子通信网络的搭建。 这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 全部交由量子创新研究院负责就行。 转眼来到月底。 这天徐源正在自己的书房中,翻看一些数学相关的文献资料。 如果此时有其他数学家在的话,肯定能够认出来。 这些文献资料都和黎曼猜想有关。 作为千禧年大奖难题中,对数学家来说,最希望被证明的一道难题。 黎曼猜想无论是在数学界还是社会上,都有着非常大的关注度。 被称作七大世界数学难题之首。 甚至截止目前和黎曼猜想有关的数学命题,已经达到了一千多条,如果黎曼猜想能够被证明,那么这一千多条命题也将直接升级为定理。 对数学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贡献。 甚至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能够和魔鬼做交易,数学家肯定会选择得到黎曼猜想的证明过程。 足可见黎曼猜想在数学家心中的地位。 但这项关于黎曼函数零点分布的猜想,从1859年提出之后便无人能证明。 尽管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也有不少数学家宣布完成了对黎曼猜想的证明,但很快便被其他人指出错误推翻证明。 所以直到现在,此猜想依旧是悬而未决的难题。 徐源自从证明霍奇猜想后,可以说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参与数学领域的研究。 就连数学学报方面的审稿工作,在忙的时候也交给了编委负责。 甚至最近两届徐源数学奖的颁发,他也没有出席。 而眼下突然关注黎曼猜想,并非是因为黎曼猜想在其他学科中的实用性。 能够在计算机网络和物理学,以及生物神经网络人工智能领域,发挥出非常有价值的实际意义。 主要黎曼猜想也涉及到量子力学,随着他对量子力学的研究,尤其在量子通信领域做出了突出进展,或许能够找到证明黎曼猜想的方法。 当然他也明白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难度或许比之前证明霍奇猜想更高。 但偏偏他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人。 如果有希望的话,他自然不会选择放弃。 这时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断了他的思路,被迫从深度学习状态脱离出来。 尽管有些皱眉,但他还是拿起手机朝屏幕看去。 发现是科学院院长白新周的电话后,单机按下了接通键放到耳边。 “喂院长。” “这会儿有时间吗徐源,能不能到院里来一趟?” 听着话筒中传来的熟悉声音,徐源想了想还是答应下来。 主要以他对白新周的了解,如果不是正事的话,对方不会突然打扰他。 刚好面对黎曼猜想相关的文献资料,他暂时也没有什么比较清晰的方向,刚好可以到外面走走舒缓一下自己的心情。 “还是等回来再研究吧。” 结束通话后,徐源望着桌面上的文献资料,自顾自低喃一句简单整理好。 便通知自己的司机。 然后和家里人说了声,乘车前往科学院总院。 —— 对于院长白新周的办公室,徐源自然是轻车熟路。 不需要其他人领路,到达院内后,便直接朝楼上走了过去。 很快来到办公室门口停住脚步,徐源明显听到里面除了白新周外,还有另外一个说话的声音,并且口音还有点怪怪的。 当然他也没有多想,具体是什么事,等见到白新周自然就清楚了。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也不再耽搁时间,当即抬手敲响了办公室房门。 下秒便听里面传来熟悉声音。 “请进。” 徐源推门进去,随着视野落到办公室内后,目光顿时便锁定在了那位外国男子身上。 隐隐觉得有种熟悉感。 “徐源你来了,快过来坐下说。”白新周注意到来人是徐源,连忙站起身热情招呼,并指向旁边那位外国男子笑着讲道:“还有这位应该不用我介绍了吧。” 几乎是随着白新周的话音落下,只见那位外国男子连忙走到徐源跟前。 主动握手的同时,表现的颇为激动。 “徐院士。” “我是阿帕徳,终于又见到你了。” 徐源听到对方的名字,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道熟悉的身影。 当时还是带翼龙无人机参加国际航展的时候,因为并没有成交无人机订单,使得外界对翼龙无人机性能表示怀疑。 最终还是陆东明带领阿帕徳过来,表示对方有采购翼龙无人机的想法。 用于解决自家区域内的纷争。 而结果自然没什么悬念,翼龙无人机在战场上表现出了出色的作战能力,相关视频发布到网上后,引起非常大的震动。 毕竟在那种技术落后的战场,又没有最先进的无人机干扰设备。 翼龙的存在完全就是降维打击。 说起来后续翼龙的优化,也多亏了对方提供相关的实战数据。 只不过两人有相当长的时间没见,这才没有直接认出来对方。 这次隐身无人轰炸机刚在世界公开亮相,阿帕徳便主动找上门来,想打什么目的徐源也能猜到一些,但他还是开口向其询问。 “阿帕徳先生,不知这次过来,是打算采购些什么?”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