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徐源和现场的其他人,都知道翼龙无人机的最大飞行速度是400km/h,相当于三分之一的马赫速度。 这对于战机来说,速度肯定是慢了点。 毕竟目前国内所装备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其最大飞行速度可是能够达到2.5马赫。 不过这样的飞行数据,也刚好能够和开启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之后的表现,形成非常明显的数据对比。 伴随念头停留到这里,徐源便也不再卖关子。 下秒便给出了最终的指令。 “准备开启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 “是徐院。” 接到徐源指令的操作人员,自然是不敢有任何的迟疑耽搁。 当即便通过电脑远程对翼龙无人机下达指令信号。 虽然现场的众人无法直接肉眼,看到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开启后的效果。 可飞速飙升的翼龙无人机飞行速度,却是无法骗人的真实数据。 丝毫不夸张的讲,几乎是在一瞬间的事情,翼龙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便突破了1马赫。 如此迅速的变化,也让现场很多人员表示震惊。 甚至忍不住惊呼出声来。 “你们快看,翼龙的飞行速度直接到达了1马赫!” “这个数据还在涨。” “这实在是太惊人了。” “继续时刻跟踪翼龙的飞行数据。” …… 主要对于现场绝大部分人来说,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技术相对是比较超前的。 甚至在此之前,这只是存在理论中的技术。 谁也不清楚当这种技术真正被应用时,究竟能够展现出多么大的威力。 所以突然看到翼龙无人机的这种变化,才会有种超出自己认知的表现。 甚至就连随行的梁占军,此刻脸上也满是激动兴奋之色。 知道对于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的研究,依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 而值得一提的是,徐源和白新周等人,毕竟是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的研究人员,整个人的情绪还能够保持在一种较为平静的状态。 虽然神情隐隐有些激动,但却没有忘记及时下达新的指令。 让操作人员持续追踪翼龙无人机的飞行速度。 就这样在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的持续作用下,翼龙无人机的飞行速度还在上涨。 到后面更是突破到了2马赫。 已然直逼歼20的最大飞行速度。 不过在这个时候,尽管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的极限似乎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 但最终徐源却及时停止了测试,在关闭感应式立场驱动装置之后,能看到翼龙的飞行速度又重新回落到原本的飞行状态。 主要翼龙无人机的气动布局,在设计之初,所考虑的便是远航程重挂载,在设计上面所突出的并非是飞行速度。 这点和无人隐身轰炸机还是有区别的。 所以尽管在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翼龙无人机的飞行速度还能进一步提升,和机身的气动布局以及材料强度却到达了极限。 速度继续增加下去,很有可能会导致飞机出现事故甚至解体。 因此为了避免闹出太大的动静,及时停止测试是最好的办法。 反正此次已经能够证明,他们研究小组所制造的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样品,已然具备了理论效果。 说城市项目大获成功都丝毫不为过。 甚至后面完全可以进一步对此装置进行优化,并着手制造与玄鸟无人空天战机,以及空天母舰相适配的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组。 成功解决一项千鸟无人空天战机中的难题,大家也都长松了一口气。 知道自己这段时间的努力和付出没有白费。 不过当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真正测试成功,梁占军在为此欣喜的同时,心里面所承受的压力却无形中又增加了几分。 好像解决了感应式立场驱动装置的问题,他们就更需要加快项目进度才是。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