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虽然如今商税等收入挺高,不管是朝廷还是他爹的私库都不大缺钱,可奈何他们要做的事实在太多。 不仅要打仗,还要造战船,各种学院慈善院也要钱,搞研究也要钱,若能开源自然是好事。 兜里多一些钱就能做更多事,老百姓日子也能更好过。 见朱标感兴趣,顾晨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样好吗?”朱标有些犹豫,这不是从暗中官商勾结变成明面皇商勾结了么:“皇家到底是皇家,两者结合,不是公然与民争利?” “殿下,怎么会呢?”顾晨笑道:“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苏家挣的钱交三成给户部,户部会拿着这钱去赈灾、去做对百姓有益的事情。” “而且最近还有风言风语,说臣让苏家替臣敛财,传得很是难听,若这般行事看他们还有何话要说。” 顾晨也没想哄着标儿,反正这种事根本就瞒不住,见朱标还是有些为难,他又接着道。 “太子殿下,皇家也做生意,可皇家有些事情不好做,这时候若能有个皇商,岂不是方便很多?” “比如去暹罗买米,去日本搬银子,运粮食去边疆等等等需要人力又不赚钱的事情,皇商都能代劳,不用托付给民间商人。” 晋商八大家可是个毒瘤,最好不能让他们发展起来。 当然,不赚钱不代表亏钱,最主要是用给皇家做事的路子,来保证能继续海上贸易的路子。 “最关键的是皇商可靠,能由朝廷和皇权直接控制,直接隶属于朝廷,不敢也不会做出不利于朝廷的事。” 清朝的皇商既富且贵,替清王室敛了多少财做了多少事儿不必多说吧?民间的人哪有授官的皇商可靠呢? 就算他们是为了自己官儿,也不敢做出像晋商这样的事来。 而有了皇商,就可以更好控制民间边境商人通敌的买卖情况,这对大明来说绝对是有利的。 嗯,对苏家和自己都有利,纯粹的双赢局面。 “光曦说得有道理。”他不瞒着自己,朱标还是很满意的:“只是这样的皇商,是只有苏家还是怎么说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