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过去学富五车,但是五车实际上没有多少,这么大的一卷书打开是没有几个字的。 他们古代没有几本书,哪里有马爷读的书多?” “中国四书五经加在一起都不如一个《青春之歌》字数更多...” 当初刘协在听到这些言论的时候他甚至一度觉得这是真理,古代的文学如何能够和当今的科学相比? 但...这一次他却是有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官。 “这《盘庚》虽然没有科学之用,但却是治世之道,不仅仅是用在当年, 用在如今,若是能够融会贯通,若是能够真正的明悟。 它甚至可以是经久不衰,而非是一味的背诵苦读,不求甚解... 而且除了这诸子典籍之外,中国古人就真的没有科学么? 这些年朕在长安,在淮南,也是见过不少大儒,学过不少学识的,暂且不说今天看到的那个楚国手枪版连弩。 那一些诸如杠杆理论,天圆地方的天文学识,那也是实打实出现的。 甚至在攻读墨家典籍的时候,还看到了凹凸透镜和镜面成像实验...” 这一刻的刘协突然感觉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真的是太少了一些... 而之后,那李撰也终于再次回到了刘协的身边,为他讲解了这鹿门山的规矩。 “我鹿门山没有什么规矩,也不需要拜师山门,大家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我等可以随意探讨所学,可以去找任何一个人去求教。 只要对方没有在忙碌自己的事情便可以得到教导。 同时在这鹿门山中还有几处书斋,天文星象占卜,医术术数墨家机关,尤其是诸子典籍都尽数在其中,可以随意翻阅摘抄。 但就是一点,不许毁坏。 如今这山中的庞德公,司马公,还有黄公承彦都是常年在山中教导,因为其中辈分问题,我们多称之为师,他们却称之我们为友。 除此之外,大儒宋忠宋公等名士常来此地,一起探讨学问,也有道德杨君,年不满双十的杨滤杨公会带门人前来讨教修习。 到时候若是兄长愿意便可以一同参与进去。 当然了,若是兄长和我等一样是远来之人,可在鹿门山附近结庐而居,若是在这荆州有家也可以回家居住。 不过这鹿门山中...最好还是不要留宿的好!” “这...这是为何?” “兄长有所不知,虽然我等在这鹿门山中休息读书,但真若是说起来,这鹿门山乃是襄阳习侯所有。 建武年间,襄阳侯习郁立神祠於山,在那石道入口刻下二石鹿,这..兄长应该看到了吧?” “自然!” “这便是鹿门山的由来,当年习侯为侍中时,从世祖光武帝一同临幸于黎丘之地,两人同时梦到了苏岭山神颇为神奇。 因此世祖光武帝大为赞赏,并将其拜大鸿胪,录其前後功,封襄阳侯,使立苏岭之祠便是这鹿门山之中。 这么多年虽然襄阳习侯一脉虽然一直未曾言语此山之归属,但我等总是不好做得太过于无礼。 能够在此山清水秀之地修习读书,有如此好友已经是人间幸事,何须再多贪图?” 看着那李撰这般跳脱的性子,如今都说出这等话来,那刘协自然也是跟着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我等便在这山下隐居...不知道贤弟可有什么推荐之处?” “嗯...兄长既然要结庐而居的话,那么...这山下恐怕不妥,不过在这鹿门山不远忽有一处小小的山岗风景也算是优美,还有良友为伴可为邻里...” “贤弟所说的是哪里?” “卧龙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