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苏州见到了大乾如今最大的码头,见到了大乾第一座最长的大桥。 最后才启程回京师。 大乾的五条主干道已经铺设的差不多了,三条已经开始投入使用。 这些个工人,就要转投到其他地方。 而随着经济发展起来,百姓们手中也都有了一些钱财,工人阶级的壮大。 大乾的房地产也迎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都城在扩建,六层水泥楼在修建,这种还是那些个没有钱,却又需求的人的住所。 毕竟稍微有一些钱的人,也都比较讲究,都不太愿意有人住在自己的头顶上。 水泥的民用,也就慢慢地代替了木桩、木材建筑,也在改善着大乾的环境。 最起码,砍伐的速度减慢了。 水土流失的小一些。 还有石炭的民用,也让不少地方对柴火的需求小了一些。 以前,各个山林那都是有主的。 每一年秋天之后的砍伐,几乎能够让一片山林变得光秃秃的。 百姓们要取暖,要烧火做饭啊。 有了石炭,又有了煤球,有了炉子,可比柴火方便很多。 萧奕回到京师的时候,已经是金秋九月。 贞元二十八年的秋收也开始了。 今年,农具又添加了好几样,机械脱粒也有了,收割稻谷也就方便了不少,能抢在秋雨之前,把稻谷收起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