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大兄,张将军忽然下城头了!” 紧盯着张健的李二斌忽然发现张健带着自己的一队亲兵从城头上悄悄下去,他立刻给自己的堂兄汇报。 “果然,看来他是知道这城池守不住悄悄溜了!”李大郎当即眼冒凶光,“既然这样就别怪我们了!” 他当即联络自己身边的折冲府士兵,一般关中的一个折冲府也就是数百一千人左右,因此李氏兄弟二十多人加上周围都是不远处的乡亲,他们很快就达成共识:这城守不住得投降。 很快一面不规则白布代替的白旗升起来,这是李大郎曾经在长安做伙计的时候曾经听自己的掌柜说的,只要自己在跟夏军作战时升起白色旗帜投降,那么夏军就不会再进攻你。 当然这个前提是你是真的投降,如果是虚晃一枪欺骗对方,那么无论如何夏军都会集中兵力将你消灭,无论你逃到天涯海角。 北平郡内的守军总数仅有六千人左右,因此每一面城墙也就是不到两千人的样子,西面的城墙因为夏军数量最多才有两千人布防,光是李大郎一个折冲府的同袍就有近千人。 因此当这些人决定投降的时候,其他一千多人根本无力反对,而且大家也都发现张健的突然消失,所以很快城外的夏军就在李大郎等人的协助下攻进城来。 北平郡是一座小城,东西也就是四里路,南北只有不到三里路当张刚率领着数千名骑兵冲进城内的时候,这座城池已经势不可挡的陷落在夏军的手里。 其他三面城墙的守军见夏军已经入城,也很快就失去了抵抗的信心,陆续成为夏军的战俘,仅仅一个时辰的功夫整座城池就被夏军全部攻占。 原本准备化妆离开的张健不料李大郎早就让人盯着自己,自己刚刚下城墙不久夏军就进了城,刚刚化完妆的他也成为了夏军的战俘。 攻占北平郡在张刚的意料之中,不过城头上的隋军突然成建制投降这还是夏国与隋军作战一来的第一次,因此他很快就命人带来了始作俑者的李大郎。 “听说大隋朝廷一向宣称我夏国乃是夷狄之国,生食人肉!凶残无比!”张刚笑眯眯的问道,“可是你怎么会毫不犹豫的鼓动守军投诚呢?而且你还知道只要竖起白旗就会免遭打击?” “我三年前曾经在长安店铺中当过几年伙计!”李大郎知道眼前的是夏国的大人物,他小心翼翼道,“当时我们店铺的掌柜据说就曾经去过夏国,我知道的这些事情都是他跟我说的!” “哦?不知道你们掌柜贵姓啊?”张刚很是诧异的想了一下,顿时心中有了答案,恐怕那个店铺掌柜不是去过夏国,而是夏国派遣到隋帝国内部的奸细。 果然就听李大郎恭敬道:“当时我曾听人说我家掌柜姓孙,不过也有人说他只是小掌柜,上面还有一个大掌柜姓复姓连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