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宋七七:...... 宋文,“先进屋吧,别都在门口堵着了。” 说完拉着车走进了隔壁的小院。 小院原是村里的大食堂,大锅饭的时候建的,后来取消大锅饭后就隔成了两半,作为知青点,给下乡的知青住。 左边的小院是女知青点,外面围着一圈篱笆墙,里面有四间泥砖屋子和一间厨房,屋顶上盖着厚厚的茅草。 女知青只有三个人,一人一间,还有一间放杂物。 住得倒是挺宽敞,就是简陋得无法直视,跟草棚子差不多,宋七七三辈子都没住过这种房子。 一家子进了宋向君的屋子,屋子里矮小昏暗。 只有一张木床,一个大木箱和一张桌椅,上面放着一个竹编外皮的暖水瓶和一盏煤油灯,除此之外便无他物。 宋向党放下背上的背篓,把里面的东西一一拿了出来。 一个布袋子装着五六斤富强粉,里面还埋着二十几个鸡蛋,一条足有两三斤重的五花肉,一瓶咸肉酱,还有一瓶麦乳精。 宋向君看着眼泪又想流出来了。 自从她下了乡,父亲时不时地都会趁着工作之便来看她,不是带米面就是肉菜给她补贴,生怕她饿着了。 还特意跟大队长和几个小队长交好,以便对她多加关照。 今年更是给换了个轻松的工作,负责记工分和管理农具。 想起刚下乡那会儿,割稻子拔草掰玉米,弯腰劳累、风吹日晒不说,手脚的小擦伤就没断过。 更别说还有田里的蚂蟥,一被叮上,不吸饱血怎么甩都甩不掉,用力掰断了还会留一截在肉里...... 刚来的时候都不知偷偷哭了多少回,可每次回去都是报喜不报忧,害怕父母担心。 而现在,除了农忙抢收的时候,她基本上都不用干重活。 哪怕农忙,也是看下晒谷场,翻下稻草什么的,跟之前比可不要轻松太多。 梁英看着周围环境,眼圈也红了。 拉着大闺女的手不停地拍着,声音有点发涩:“苦了你了......你从来都不说,你爸回去也没跟我说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