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腊月初的雪,是带着腊梅香落下来的。长乐宫的几株老腊梅开得正盛,金黄的花瓣缀在枝头,雪片落在花瓣上,凝着小小的水珠,把香气衬得更清冽了。凤染霜晨起推开窗时,就见廊下挂着几串刚腌好的腊肉,油光锃亮的,是昨天宫里御膳房送来的五花肉,按她的嘱咐,用盐、花椒、八角腌了三天,就等着今天挂在通风处熏制。 “娘!你看我和源溪堆的腊梅雪人!”风澈的声音从院外传来,他裹着件枣红的小袄,手里捧着个小雪人,雪人头顶插着枝腊梅,鼻尖是颗红山楂,源溪跟在后面,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捡的腊梅花瓣:“染霜姨,这花瓣能用来熏腊肉吗?露西娅奶奶说,用花熏的肉会有香味。” 火小炎从厨房跑出来,手里端着个陶碗,里面是刚煮好的甜薯粥,热气裹着甜香:“染霜姨,快尝尝!我加了共味维度的蜜薯,甜得很,喝了暖身子!”他说着把碗递过来,碗沿还沾着点粥粒,透着股孩子气的莽撞。 凤染霜接过陶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碗壁,暖意顺着指尖漫到心里。刚喝了两口,就见春桃挎着个竹篮匆匆进来,篮里放着几串干巴巴的腊肠,还有一把沾了雪的柴火:“娘娘,京郊的李婶来了,说今年雪下得早,村里的猪肉不够腌腊味,好多人家的柴火也快烧完了,尤其是王阿婆那样的孤寡老人,炕都快凉了。” “柴火不够?”风澈立刻放下手里的雪人,拉起源溪的手就往门外跑,“我们去帮李婶!我昨天还看见宫里的柴房堆了好多柴火,我们可以运去给王阿婆!”源溪赶紧跟上,把竹篮里的腊梅花瓣递给春桃:“春桃姐,先把花瓣收着,等我们回来再熏腊肉。” 慕容冷这时从紫宸殿过来,手里拿着卷“冬暖策”,见他们要出门,便把策论卷起来塞进袖袋,顺手拿起墙上的厚披风给凤染霜系好:“我已经让林峥带玄甲卫运两车柴火去村里,还让工部准备了‘暖炕砖’,这种砖烧起来保温久,铺在炕里能暖一整夜。”他又摸了摸风澈的头,“雪天路滑,别跑太快,跟着大人走。” 一行人踏着雪往京郊走,雪踩在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腊梅的香气混着雪的清冽,格外提神。越靠近村子,就越能看见百姓家的烟囱里飘出的薄烟,有的人家门口挂着两三串腊肠,有的则空空的,显然是腊味不够。 李婶看见他们来,立刻迎上来,手里还攥着块没腌好的猪肉,脸色有些急:“皇后娘娘,陛下,您可来了!村里的壮丁都去山里砍柴了,可雪太大,砍的柴不够烧,猪肉也不够,往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挂满了腊肉,今年……” 凤染霜握住李婶的手,温声说:“李婶别着急,我们带了柴火和暖炕砖,猪肉也让花家的人送过来了,保证家家户户都能腌上腊味,都能睡上暖炕。” 正说着,就见远处来了一队马车,花汐坐在头一辆马车上,车帘掀开,露出里面满满的猪肉和腊肠:“染霜姐,我听说村里缺腊味材料,就让花家的肉铺把今年的新腌腊肉送了些来,还有些新鲜猪肉,够大家腌的了。”她跳下马车,裙摆沾了雪也不在意,径直走到李婶身边,把一串肥瘦相间的腊肉递过去,“这腊肉是花家厨娘腌的,放了八角和桂皮,您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李婶接过腊肉,放在鼻尖闻了闻,浓郁的肉香混着香料的味,让她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贵妃娘娘,这也太贵重了,我们怎么好意思要……” “都是给百姓的,没什么贵重不贵重的。”花汐笑着说,“我还带了些做年糕的糯米,等会儿我们一起做年糕,过年的时候大家就能吃了。” 守苗老爷爷这时从共植维度来了,肩上扛着个布包,手里还提着个陶罐:“我听说大乾下雪了,特意带了‘暖炉草’和‘甜酱’来!”他打开布包,里面是些银绿色的干草,“这暖炉草晒干了烧,烟少还特别暖,比普通柴火耐烧。这陶罐里的甜酱,腌腊肉的时候放一点,肉会更鲜,还能放更久。” 百姓们围过来,看着暖炉草和甜酱,眼里满是惊喜。王阿婆拄着拐杖走过来,手里拿着个破了口的陶碗:“守苗老哥,这暖炉草真能烧得暖?我家的炕这几天凉得很,晚上都睡不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