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长乐宫的秋风带着桂香漫过桑园时,枝头的桑叶已染成浅金,沉甸甸的桑果坠在枝桠间,紫黑得发亮,像缀了满树的黑珍珠。凤染霜披着素色披风站在蚕房外,听着里面传来的“沙沙”声——那是最后一批软丝蚕在啃食桑叶,它们已长得通体雪白,肥硕的身子在篾匾里慢慢蠕动,再过几日,就要吐丝结茧了。 “娘娘,陈老伯说这批蚕是‘秋丝蚕’,吐出来的丝比夏蚕更柔韧,染出来的颜色也更浓郁。”春桃端着杯温热的桂花茶走来,杯沿飘着两朵金黄的桂花,“御膳房今早用新摘的桑果做了桑果糕,还烤了桑叶酥,说给您和小殿下垫垫肚子。” 凤染霜接过茶杯,暖意顺着指尖漫开,桂香混着桑果的甜香萦绕鼻尖。她转头看向院外,只见风澈和源溪正蹲在桑树下,手里各拿着个小竹篮,小心翼翼地摘着桑果。风澈踮着脚够高处的桑果,小脸蛋被桑果汁染得通红,像抹了层胭脂,源溪则在一旁帮他扶着枝条,时不时提醒:“慢些,别摔了,下面还有好多熟的呢!” “娘!你看我们摘的桑果!”风澈拎着竹篮跑过来,里面的桑果堆得像座小山,紫黑的果汁顺着篮缝往下滴,滴在他的衣摆上,晕开小小的印记。源溪跟在后面,竹篮里的桑果摆放得整整齐齐,还垫着几片新鲜的桑叶,显得格外精致。 凤染霜笑着掏出帕子,帮风澈擦了擦脸:“怎么摘了这么多?小心吃多了牙疼。”她拿起一颗桑果,放进嘴里,甜腻的汁水在舌尖炸开,带着淡淡的秋意,比夏初的桑果更多了几分醇厚。 “守苗爷爷说,这批桑果要用来酿桑果酒,还要做桑果酱,留着冬天吃。”源溪掏出小本子,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字迹,“我还记了桑果的保存方法,用蜂蜜腌渍起来,能放到来年春天,配着桃花糕吃肯定很好吃。” 正说着,慕容冷带着几个身着异域服饰的人走进来,为首的是个高鼻梁、深眼窝的男子,穿着绣着葡萄纹的锦袍,手里捧着个精致的木盒。“染霜,这位是西域回纥的使者乌力罕,听闻我们大乾的桑蚕事业兴旺,特意来学习缫丝织布的技术。”慕容冷介绍道,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 乌力罕走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操着略带生硬的汉话:“皇后娘娘安好,久闻大乾的软丝蚕织出的布,轻如鸿毛、亮如月光,今日特来请教,希望能将这门技术带回回纥,让我们的百姓也能织出如此精美的布料。”他打开木盒,里面装着几颗硕大的宝石,晶莹剔透,“这是我们回纥的一点心意,恳请陛下和皇后娘娘赐教。” 慕容冷摆了摆手,笑着说:“乌力罕使者不必多礼,大乾向来乐于分享。正好,我们的秋蚕即将吐丝,缫丝、织布、染色的全过程,你们都可以观摩学习,陈老伯和花汐会亲自指导。” 凤染霜也笑着点头:“使者远道而来,一路辛苦。长乐宫已备好住处,今日先歇息,明日我带你们去李村的桑园和蚕房看看,让你们见识一下我们大乾的桑蚕产业。” 乌力罕大喜过望,再次行礼:“多谢陛下和皇后娘娘!若能学会这门技术,我们回纥百姓定会感激不尽!” 风澈好奇地凑到乌力罕身边,盯着他锦袍上的葡萄纹:“叔叔,你的衣服真好看,这上面绣的是葡萄吗?我们宫里有桑果,比葡萄还甜,我带你去尝尝!” 乌力罕被风澈的童真逗笑,弯腰摸了摸他的头:“小殿下真可爱,好啊,我正想尝尝大乾的桑果呢!” 接下来的几日,长乐宫和李村都变得格外热闹。乌力罕带着随从,每天跟着陈老伯学习缫丝,跟着花汐学习绣花,跟着守苗爷爷学习种桑养蚕。他们学得格外认真,时不时拿出纸笔记录,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反复请教,乌力罕还特意让随从把缫丝车、织布机的结构画下来,打算带回回纥仿制。 风澈和源溪成了使者们的小向导,每天带着他们穿梭在桑园和蚕房之间。风澈会指着吐丝的蚕宝宝,给他们讲蚕宝宝蜕皮的趣事;源溪则会拿出自己画的养蚕手册,耐心地给他们讲解采桑、喂蚕、染色的技巧。乌力罕的随从里有个叫阿依古丽的姑娘,和源溪年纪相仿,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阿依古丽教源溪跳回纥的舞蹈,源溪则教阿依古丽绣桑蚕图案,相处得格外融洽。 这日,李村的蚕房里,最后一批秋蚕开始吐丝了。蚕宝宝们昂着头,吐出的银丝在篾匾里交织,慢慢形成一个个雪白的蚕茧,像堆了满筐的小棉球。陈老伯带着乌力罕和随从们,演示着秋丝的缫丝过程:“秋丝比夏丝更韧,煮茧的水温要稍高些,抽丝的速度也要慢些,这样才能保证丝的质量。” 乌力罕凑在缫丝车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银丝缠绕在轮子上,语气里满是赞叹:“真是太神奇了!这么细的丝,竟然能织出那么厚实的布,大乾的匠人太厉害了!” 花汐则在一旁,用秋丝演示着新的绣法——她将赤桑草染的红丝、溪蓝草染的蓝丝和紫葚草染的紫丝混在一起,绣出了一幅“秋桑丰收图”,金黄的桑叶、紫黑的桑果、雪白的蚕茧,还有忙碌的百姓,栩栩如生,引得众人阵阵喝彩。 “花汐姑娘的绣技真是出神入化!”阿依古丽惊叹道,“用秋丝绣出来的图案,比夏丝更有质感,颜色也更鲜艳。” 花汐笑着说:“秋丝的韧性更好,适合绣复杂的图案。等你们学会了缫丝和染色,我把这门‘混丝绣法’教给你们,绣在回纥的锦袍上,肯定更好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