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海上运输的难题解决后,瓦里再次提出了新的合作提议:“风澈先生,苏门答腊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合种植抗潮桑苗。我们希望能与贵联盟合作,在南洋建立桑蚕种植基地和纺织工坊,让蓝丝面料在南洋落地生根,再通过海上丝路销往欧洲、非洲,甚至更远的地方。” 风澈早就有拓展海外基地的想法,瓦里的提议正好契合了他的规划。他当即决定,派阿琳、小石头和三位资深匠人前往苏门答腊,协助瓦里建立南洋桑蚕基地。出发前,守苗爷爷把一把新打造的嫁接刀递给小石头:“这把刀,用乌蒙山的铁桦木做柄,用西域的精铁做刃,锋利耐用。到了南洋,要好好培育桑苗,把我们的技术教给当地的村民。” 小石头双手接过嫁接刀,郑重地说道:“爷爷,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阿琳也带上了研修班的学员们设计的蓝丝刺绣图纸,还有陈老伯改良的缫丝机图纸:“我们不仅要建立种植基地,还要把纺织技艺也传过去,让南洋的匠人也能制作出优质的蓝丝产品。” 半个月后,阿琳和小石头一行人乘坐商船,抵达了苏门答腊。瓦里早已在港口等候,带着他们前往种植基地选址。苏门答腊的土地肥沃,到处都是热带植物,阳光充足,雨水充沛,确实是种植桑苗的好地方。“这里的村民们以前种过普通桑树,有一定的种植经验,只要我们教会他们培育抗潮桑苗,很快就能形成规模。”瓦里指着一片开阔的土地说道。 建立种植基地的工作,很快展开。小石头带着当地村民,开垦土地、搭建温室、培育桑苗,手把手地教他们嫁接、施肥、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刚开始,村民们对这种“蓝叶子”的桑苗充满了好奇,也有些怀疑:“这种桑苗真的能长出好桑叶,养出能吐蓝丝的蚕宝宝吗?” 小石头没有多说,只是带着他们一起精心照料桑苗。半个月后,当抗潮桑苗长出厚实的蓝晕叶片,蚕宝宝吃了桑叶后吐出莹润的蓝丝时,村民们彻底信服了。“太神奇了!”一位年长的村民抚摸着蓝丝,激动地说道,“我们种了一辈子桑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蚕丝!” 阿琳则带着当地的匠人,搭建缫丝工坊和绣坊,教他们使用改良后的缫丝机,传授蓝丝刺绣的技艺。南洋的匠人擅长用天然染料和金银线编织,他们把自己的技艺与蓝丝刺绣结合,设计出了极具南洋特色的蓝丝产品——用蓝丝绣出热带花卉图案,搭配金丝编织的边缘,再染上淡淡的香料颜色,既有东方的雅致,又有南洋的奔放。 “阿琳姐,你看我们设计的这款蓝丝披肩,用了当地的凤凰花图案,搭配金丝编织,肯定能受到欧洲贵族的喜欢!”一位南洋女匠人拿着刚完成的披肩,兴奋地说道。 阿琳看着披肩上精美的图案,笑着点头:“太漂亮了!我们可以把这款披肩命名为‘南洋凤羽’,作为首批出口欧洲的特色产品。” 就在南洋基地如火如荼建设的时候,又有一批特殊的客人来到了乌蒙山——来自波斯的纺织匠人代表团,为首的是波斯帝国著名的纺织大师卡里姆。“风澈先生,我们在欧洲看到了贵联盟的蓝丝绒混纺面料,非常惊艳。”卡里姆说着一口流利的西域话,通过伊思玛仪翻译道,“波斯的金银线编织技艺举世闻名,我们希望能与贵联盟合作,将金银线与蓝丝结合,研发出更奢华的面料,供应中东和欧洲的皇室贵族。” 卡里姆从行囊里拿出一卷金银线织物,展开后,上面的图案精美绝伦,金银线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与蓝丝面料的莹润光泽相得益彰。“这是我们波斯最顶级的‘织金锦’技艺,用纯金纯银拉成丝线,与蚕丝编织而成,若是能与蓝丝结合,成品会更加华贵。” 风澈看着织金锦,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立刻安排卡里姆一行参观联盟的绣坊和实验室,让玛莎奶奶和卡里姆交流刺绣技艺。玛莎奶奶擅长蓝丝的渐变绣和打籽绣,卡里姆则精通金银线的平金绣和盘金绣,两人交流片刻,就碰撞出了创新的火花。 “我们可以用蓝丝做底,用金银线勾勒图案轮廓,再用蓝丝的渐变绣填充细节,这样绣出来的作品,既有蓝丝的雅致,又有金银线的华贵。”玛莎奶奶提议道。 卡里姆点点头,立刻让随从拿出金银线,当场演示起来。他手持金线,银针在面料上翻飞,很快就勾勒出一朵波斯菊的轮廓;玛莎奶奶则接过银针,用深浅不同的蓝丝,填充出花瓣的渐变效果,再用打籽绣点缀花蕊。短短半个时辰,一幅蓝丝金银线绣品就完成了,蓝丝的莹润与金银线的璀璨相互映衬,美得令人惊叹。 “太完美了!”风澈赞叹道,“我们立刻成立‘蓝丝织金联合工坊’,玛莎奶奶负责蓝丝刺绣技艺,卡里姆大师负责金银线编织技艺,共同研发高端面料。” 联合工坊的成立,吸引了无数匠人的关注。研修班的优秀学员们纷纷加入,学习金银线编织技艺;波斯的匠人也认真学习蓝丝刺绣,双方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很快,第一批蓝丝织金面料就研发成功了——用宝蓝色的蓝丝绒混纺面料做底,上面绣着波斯的缠枝莲图案,金银线交织其间,在灯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既有东方的韵味,又有波斯的奢华。 当这款面料样品寄到欧洲皇室时,立刻引起了轰动。欧洲的皇后特意发来订单,要求用这款面料制作加冕礼服,还邀请风澈带领匠人前往欧洲,亲自指导制作。 风澈知道,这是将高山桑蚕文化推向全球的绝佳机会。他安排好联盟的日常工作,带着阿琳、玛莎奶奶、卡里姆和几位优秀匠人,乘坐商船前往欧洲。一路上,他们沿着海上丝路,经过南洋、印度、波斯,每到一个港口,都会停留片刻,参观当地的纺织工坊,交流技艺,推广蓝丝产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