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丝连漠北融风雪 锦缀长河贯亚欧-《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第(2/3)页

    “我们部落有最好的骆驼商队,熟悉草原和沙漠的路线,还能抵御马匪袭击。”拓跋烈拍着胸脯保证,“只要产品能做出来,我亲自带队护送商队,让丝路的商人们都知道贺兰部的丝绸!”

    半个月后,第一批沙棘桑苗在防风保温桑棚里抽出了新芽。桑苗的叶片带着沙棘的淡绿,边缘泛着紫纹蜜桑的蓝晕,根系深深扎进改良后的土壤里,即使外面刮着凛冽的寒风,桑棚内的桑苗依旧长势喜人。守苗爷爷摘下一片桑叶,递给***:“你看,这桑叶肥厚多汁,蚕宝宝吃了,吐出的蚕丝肯定更有韧性。”

    ***将桑叶凑近鼻尖,闻到一股淡淡的沙棘清香,忍不住赞叹:“真是神奇!没想到中原的桑苗和我们草原的沙棘能长在一起。”

    蚕房里,部落的孩子们围着蚕宝宝,好奇地观察它们啃食桑叶。这些蚕宝宝是风澈从乌蒙山带来的抗寒品种,经过沙棘桑叶喂养后,体型比普通蚕宝宝更大,吐出的蚕丝既有蓝丝的莹润,又带着一丝沙棘的淡香。小石头教孩子们如何给蚕宝宝换桑叶、清理蚕沙,孩子们学得认真,小手小心翼翼地捧着桑叶,生怕惊扰了蚕宝宝。

    “等蚕宝宝结茧了,我们就能缫丝织布,做漂亮的衣服了!”小石头对部落的少年拓跋风说,他是拓跋烈的儿子,对桑蚕技术充满了兴趣。

    拓跋风用力点头,眼神里满是期待:“我要学会所有技术,让我们贺兰部的桑园遍布草原,让所有人都能穿上丝毛混纺衣!”

    丝毛混纺面料的研发也取得了突破。阿琳设计的第一款“雄鹰展翅”礼服完成了:用暗红丝毛混纺面料做底,胸前用金线和蓝丝绣出一只展翅翱翔的草原雄鹰,鹰爪抓着象征吉祥的哈达,袖口和领口用银线绣出卷草纹,既彰显了草原贵族的威严,又融入了丝绸的华贵。拓跋烈穿上礼服,站在营地中央,引来牧民们的阵阵惊叹。

    “这简直是草原上最华丽的衣服!”部落长老捋着胡须,赞不绝口,“有了这样的礼服,我们贺兰部在与其他部落的会盟中,一定会更有面子。”

    阿琳还设计了适合牧民日常穿着的冬衣:用本色丝毛混纺面料制作长袍,领口和袖口缝上狐狸毛边,既保暖又轻便,牧民们穿上后,再也不用裹着厚重的皮毛大衣,行动灵活了许多。一位牧民穿着新衣服,骑在马上奔驰了一圈,回来后兴奋地说:“太舒服了!风都吹不透,还一点都不沉!”

    消息很快传遍了周边部落,不少部落首领纷纷派人前来贺兰部,想要订购丝毛混纺面料和桑苗。拓跋烈趁机召开草原会盟,邀请周边十二个部落的首领前来,风澈在会盟上详细介绍了桑蚕种植和丝毛混纺技术,表示愿意将技术无偿传授给各个部落,共同发展草原桑蚕产业。

    “草原的土地辽阔,只要我们联合起来,大面积种植桑苗,建立纺织工坊,就能让草原丝路重新繁荣起来!”风澈举起一杯马奶酒,对着各位首领说道,“到时候,我们的丝毛混纺产品会销往世界各地,草原的财富会越来越多,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各位首领纷纷响应,当场与全球丝路桑蚕联盟签订合**议。会盟结束后,风澈派小石头和几位匠人留在贺兰部,负责指导周边部落培育桑苗和学习纺织技术;阿琳则带着娜仁托娅和几位草原女匠人返回乌蒙山,进一步研发适合草原和中亚市场的产品。

    返回乌蒙山的途中,阿琳一行路过河西走廊的敦煌,这里是中原与西域的交通枢纽,商贾云集,石窟林立。娜仁托娅被敦煌壁画上的飞天图案深深吸引,忍不住感叹:“这些图案太精美了!若是能绣在我们的丝毛混纺面料上,肯定会非常漂亮。”

    阿琳心中一动,立刻决定在敦煌停留几日,考察壁画艺术。她们走进莫高窟,只见壁画上的飞天身着飘逸的长裙,手持乐器,姿态轻盈,色彩鲜艳,既有中原的典雅,又有西域的奔放。“我们可以将飞天图案与草原的雄鹰、格桑花结合,设计出兼具三种文明特色的绣品。”阿琳拿出画板,快速勾勒出草图。

    在敦煌匠人的帮助下,她们还学会了用矿物颜料染色的技术。敦煌的匠人用朱砂、石青、石绿等矿物研磨成粉,与动物胶混合制成染料,染出的颜色经久不褪,色泽鲜亮。阿琳将这种染色技术与草原的植物染料结合,研发出了新的染色工艺,让丝毛混纺面料的色彩更加丰富持久。

    回到乌蒙山时,联盟里正忙着筹备“陆海丝路贸易博览会”。这次博览会不仅邀请了海上丝路和草原丝路沿线的国家和部落,还吸引了欧洲、非洲、美洲的商人前来。博览会的场地比上一届扩大了三倍,分为海上丝路展区、草原丝路展区、美洲展区、欧洲展区等多个区域,每个展区都展示着独具特色的桑蚕产品。

    草原丝路展区里,贺兰部的丝毛混纺礼服、飞天图案绣品、沙棘染料面料吸引了众多目光。娜仁托娅穿着自己设计的“格桑花”丝毛混纺裙,向客商们介绍产品:“这款裙子用草原的羊毛和乌蒙山的蓝丝混纺制成,染的是马兰花的颜色,绣的是我们草原的格桑花,既漂亮又保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