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胡杨桑影映绿洲-《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第(2/3)页
“可惜我们的丝线韧性不足,遇到盐碱水容易断裂,织出的锦缎容易褪色。”龟兹织坊的掌事匠人鸠摩罗叹息道,他是龟兹著名的织锦大师,手中的织机已有百年历史。
阿琳立刻拿出联盟的蓝丝和丝毛混纺丝线:“你试试用我们的蓝丝与你们的金线混合编织,蓝丝韧性强,耐腐蚀性好,而且色泽莹润,与金线搭配肯定效果极佳。”
鸠摩罗半信半疑地将蓝丝和金线放入织机,随着织梭来回穿梭,一幅融合了龟兹乐舞图案和蓝丝光泽的织锦渐渐成型——飞天的飘带用渐变蓝丝织成,仿佛在流动;身体部分用金线勾勒,璀璨夺目;背景则用丝毛混纺丝线织出祥云,柔软蓬松。织锦完成后,众人都惊叹不已:“这简直是艺术品!比我们以前的织锦还要华丽!”
阿琳提议将龟兹的乐舞艺术与桑蚕技艺深度融合:“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丝乐’主题产品,用蓝丝制作舞衣,绣上壁画中的乐舞图案;用织锦制作乐器套,装饰飞天纹样;再将龟兹的乐器元素融入绣品,让丝绸成为传播乐舞文化的载体。”
鸠摩罗深表赞同,当即带领织匠们投入研发。阿琳则带着龟兹的女匠人,前往克孜尔石窟临摹壁画,将飞天、反弹琵琶、箜篌演奏等场景记录下来,作为设计灵感。她们还借鉴龟兹的“堆绣”技艺,将蓝丝、金线、羊毛等材料分层堆叠,制作出立体的乐舞图案,让绣品更具层次感和艺术感染力。
“你看这款反弹琵琶飞天绣屏,我们用蓝丝做飘带,金线做琵琶,羊毛做祥云,立体感十足,挂在皇宫里肯定非常壮观。”一位龟兹女匠人拿着刚完成的绣屏,兴奋地说道。
阿琳看着绣屏上栩栩如生的飞天,点头称赞:“我们可以将这款绣屏命名为‘丝乐飞天’,作为龟兹加入全球丝路桑蚕联盟的献礼。”
风澈则与龟兹国王白纯商议,利用龟兹的枢纽地位,建立绿洲丝路桑蚕贸易中心。龟兹位于草原丝路、海上丝路和绿洲丝路的交汇点,商队云集,贸易发达,建立贸易中心后,可将乌蒙山的蓝丝、漠北的丝毛混纺面料、占婆的彩丝绣品集中在这里,再销往中亚、欧洲和非洲。
“我们可以在延城修建一座‘丝路桑蚕贸易馆’,分为展示区、交易区和技艺交流区,邀请各国商人、匠人前来入驻。”风澈提议道,“同时,开通从龟兹到撒马尔罕、巴格达、君士坦丁堡的骆驼商队专线,与海上丝路形成互补。”
白纯国王欣然同意,立刻下令动工修建贸易馆。贸易馆的设计融合了中原、西域和波斯的建筑风格:屋顶采用中原的歇山顶,覆盖琉璃瓦;墙体用西域的夯土建造,装饰波斯的卷草纹浮雕;内部梁柱雕刻着桑蚕、飞天、骆驼等图案,彰显丝路文化特色。
三个月后,胡杨桑苗在龟兹的盐碱地中茁壮成长,桑园里一片郁郁葱葱。蚕房里,蚕宝宝吃着胡杨桑叶,吐出的蚕丝既有蓝丝的莹润,又带着胡杨的韧性,被称为“胡杨蓝丝”。用胡杨蓝丝织成的面料,不仅耐盐碱、抗磨损,还带有淡淡的草木清香,深受西域商人的喜爱。
与此同时,“丝乐飞天”绣屏、蓝金织锦舞衣、乐舞纹样乐器套等产品也相继研发成功,在龟兹贵族中引起轰动。白纯国王穿着蓝金织锦舞衣,参加西域诸国的会盟,立刻成为全场焦点,各国国王纷纷询问面料来源,对白纯国王提出的“绿洲丝路桑蚕合作计划”表示浓厚兴趣。
丝路桑蚕贸易馆建成开业当天,更是盛况空前。来自中原、漠北、波斯、欧洲、非洲的商人齐聚一堂,展示着各自的桑蚕产品:乌蒙山的蓝丝绣品、漠北的丝毛混纺长袍、占婆的彩丝贴布绣、波斯的织金锦、欧洲的蓝丝礼服、非洲的霞染蓝面料……贸易馆内人头攒动,讨价还价声、惊叹声此起彼伏。
在技艺交流区,各国匠人现场展示技艺:守苗爷爷演示胡杨桑苗的嫁接技术,引来西域农人的围观;鸠摩罗展示蓝金织锦的织法,让欧洲匠人赞不绝口;阿琳教大家用堆绣技艺制作乐舞图案,吸引了众多女匠人的参与;小石头则讲解智能温室的建造方法,让中亚匠人眼前一亮。
一位来自撒马尔罕的商人当场签订了一万匹胡杨蓝丝面料的订单:“这种面料耐磨损、适合长途运输,我们可以用它制作骆驼商队的帐篷和衣物,肯定能大卖!”
一位罗马商人则对“丝乐飞天”绣屏情有独钟,订购了五十幅绣屏:“罗马的贵族们非常喜欢东方艺术,这款绣屏既有乐舞元素,又有丝绸的华贵,一定会成为贵族府邸的珍藏。”
贸易馆开业的同时,全球丝路桑蚕联盟的西域分会正式成立,白纯国王担任分会会长,鸠摩罗和龟兹农官担任副会长。分会的成立,标志着联盟的影响力正式辐射到西域绿洲,形成了“海上丝路、草原丝路、绿洲丝路”三位一体的桑蚕贸易网络。
风澈趁机提出“丝路桑蚕技艺巡展”计划:“我们可以组织一支技艺巡展队,带着各国的桑蚕产品和技艺,沿着绿洲丝路、草原丝路、海上丝路巡回展示,让更多人了解桑蚕文化,加入联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