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帅帅撇嘴,才不是,明明是最近才好的好不好,以前的哥都不怎么带搭理他的。 钱婶子又将话题绕到了宋茸的身上,“你屋小茸现在在外面做什么?” 宋四婶笑着回话,“和我屋女婿在苏市的一个丝巾厂上班,她婆婆帮他们小两口带娃娃,唉,开销也大...” “是这样的,我屋几个也是,在外面打工打一年,也存不到啥钱,租房要钱,吃饭要钱,啥都要钱,一根葱都要买...” “那不是,我们这儿的菜正长的时候,送人吃都不要,只有喂猪,他们在外面买随随便便就是几块钱...” ---- 周末孩子们放假,搓辫子大军人数直线飙升,产量一直猛增。 除开订单,宋沛年继续往外批发,毕竟辫子一直比较受非裔人群的喜欢。 宋沛年正在检查村民们刚送来的辫子,一旁的一个婶子开口问道,“小年啊,等到厂里买了那啥机器,是不是就不需要我们自己搓了啊。” 另一个婶子也开口道,“我觉得吧,与其花那买机器的冤枉钱,不如都将辫子批发给我们,两毛钱一条我们也搓。” 以前卖一天的菜也才赚几十块钱,三四点就要下地割菜,洗干净后就背着菜去集上卖,一直卖到中午,新鲜的菜逐渐蔫巴,又将没卖完的菜背回来。 现在搓一天的辫子就能赚个百来块,若是手脚利索的,从早搓到黑的,能赚个两百块。 虽然之前投给了厂子小一万进去,目前距离回本的时间也还比较远,但一想到这搓辫子的活儿没了,不知道咋的,比少了那小一万更加心痛。 宋沛年抬起头,看着面前两位婶子笑着道,“张婶,刘婶,三毛就是三毛,咱一个村的可不卷价格。” 又道,“机器还是要买的,机器的效率高,咱们搓一条辫子,它能搓十几二十条呢。” 面前两位婶子正失望着呢,又听到宋沛年继续说,“不过这手搓辫子也不能停,手工的辫子有一种毛茸感,不规则的手工感反而更得一部分顾客的喜欢,到时候咱将手搓的辫子做中高端线,提高一点点价格即可。” 这话说的张婶子和刘婶子眉开眼笑的,连连说好,称赞宋沛年这个决定做的非常好,走的时候又各要了两百条辫子的原材料。 连着加班加点这么多天,JaCk的订单已经做好了,宋沛年先联系他,确认可以发货之后,才联系了货代,将货给发出去了。 发货之后,就给JaCk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告知他已经发货了,附件还添上了货单的照片和合同等。 至于尾款,当初签合同的时候,所有支付还走了信用证,由银行担保,算是最安全的支付方式了,宋沛年并不担心他跑单。 将JaCk的订单处理完后没多久,就收到了Mark的回信,第一句就是‘华夏速度,厉害!’,接着才告知他已经准备好迎接货物的到来,并承诺确认货物无误后,将立即支付尾款,同时期待长久的合作。 宋沛年简单回信之后,又开始准备打包Mark的订单。 刚和厂里的工人打包好,老赵叔就满面春风地进来了,宣布了一件大喜事,“补贴谈妥了!” 毕竟是村企,符合乡村振兴的政策,上面绝对是有补贴的,或多或少,一点都没有的话就要开始思考那钱去哪儿了。 所有人都很高兴,宋沛年也如此,擦掉额头上的汗,笑着道,“又为我们的海外仓库添砖加瓦了。” 老赵叔也掩不住喜色,又问道,“你找的国外代理仓库发货啥的,都找好了吗?” 宋沛年点头道,“找好了,我打算将所有订单的货发出去,就开始慢慢往国外发货了。” 在海外建仓库,需要拿到当地的营业执照和相关许可证,耗费的时间很长,耗费的资金也多。 可零售生意不能等,宋沛年便退而求其次,先找了代理仓库,将运出去的货放在他们的仓库,由他们帮忙处理发货和顾客的售后等。 不过从长远来看,建仓库的成本会比找代理少许多,这一步棋还是要下的。 又想到找代理仓库这个事儿也是之前的导师帮忙牵线搭桥的,忍不住开始思考他们这一带有什么特产,到时候寄一点过去,以表谢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