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恋爱问题-《我是一颗小草》


    第(2/3)页

    除了极少数人,如封建时代的老处女,此外一般人不管恋爱不恋爱都要结婚,从恋爱到结婚时间是长好还是短好,那看你们两个人到了什么时候愿意结婚就结好了。但人的思想也很怪,有些愿意长,经过多年的谈话通信,了解又了解后才敢结婚,大部分是女同志愿意这样做;有些又愿意短,简单明确,结婚了事,这大半是男同志的看法。女同志愿意经过长时间再结婚的思想是有它的社会根源,有它一定的道理的。因为旧社会里男女社交不公开,接触男性的机会很少,万一将来发生了失恋离婚等事,女同志的负担要比男同志多。在封建社会里女人没有地位,被男人抛弃后是很可怜的,尤其精神上的打击更大,所以希望时间拉长,多些考虑的机会。在新社会里不同,应该有新的看法,社会在向前走,人也慢慢在变,现在社会不像从前那样可怕,即使万一遇着这样的人,那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自己还是一样的可以学习,可以工作,别人没有轻视你的权力,不必作不必要的拖延。只要互相了解,相爱,到了适当的时候就可以结婚。回过头来说,也不能一见钟情,于是就山盟海誓,因为互相还不了解。

    (六)“生活枯燥,想找一点安慰,所以要谈恋爱。”

    我说生活并不枯燥,如果感到枯燥,那应该想一下,为什么会枯燥?生活可爱得很,到处都很好,我们的生活都是一天天向上的,那怎么会枯燥?以我自己来说,现在住在四四方方的房子里,不能下乡也不能下厂,接触的人没有你们这么多,成天看稿、回信,再不然就是行政工作,但我的生活并不枯燥。一个机关至少有五十个过去环境不同的人碰在一起,要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生活、个性就需要很多的时间,而且也很有趣,譬如在我们那里的一个看门老头子,他看了几十年的门了,替各种各样的人看门,他脑子里的想法可多呢。如果要去了解他就非常有趣,从他身上可以写出几篇小说来的。来到你们这里,看到这么多年轻人,更加有趣了,你们学习的东西又是很复杂的,这么多人生活的一个大团体怎么会感到枯燥呢?如果感到枯燥那还是旧知识分子的看法,没有从日常生活展开生活圈子,也不会从这当中看到新事物的生长。要是能从日常生活中发觉新的事物,生活只会感到可爱、有兴趣,不会枯燥。但人终归是人,有时他的确也需要另外一种安慰,如果你和你所喜欢的人谈音乐谈文学,那比你和别的人谈起来是不同的。否则的话,也不会有今天所讲的那么多问题了。新社会里的人,尤其是青年们,应该生活得有趣而快乐,如果有那么一个人使你特别的快乐,那当然更好。但这是为了把生活更弄得美满些,而不是因为生活枯燥。

    (七)“温情好不好?”

    一讲到温情,立即会有人说,嘿,小资产阶级!这个问题,我以为我们不是为了生活简单化而奋斗,三枪两刀的作风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一个人有时候是需要安慰与体贴,简简单单三言两语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如果说到感情就说是小资产阶级,那岂不是说无产阶级没有感情吗?将来的人都是很有风趣,很有修养,很有文化的。我到过几次苏联,接触过工人,他们说出来的话常是很含蓄很有趣。当然,像有些人说话的拐弯抹角,“你是很有天才的,工作很积极,学习很认真,一切都很好,希望你能更加好;可是我对你还有一点点想法,不过说出来也许还是错误的……”充分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的不直爽,并不是温情。无产阶级并不是一根肠子通到底,从《莫斯科性格》可以看到,当厂长和他的太太为了工作而争吵之后,厂长离开时忘记取衣服,他的太太立即到衣架去替他取,表现出对他一种特别的感情。总括起来说,原则上我们不让步,但在生活上多懂得一些细致的感情,思想上有些共通的东西,那还是好的,只要不过于婆婆妈妈。

    以下几个问题是关于恋爱要不要条件与要怎样的条件方面

    (八)“要不要条件?怎样的条件?”

    要是恋爱不需任何条件,等于捉迷藏,何必反对父母包办婚姻?条件是要的,看在怎样情形下确立条件。有些人的条件是传统的看法,看长得漂不漂亮,根据“相面”来确定合不合乎条件,这是旧的观点,不对。美的东西多得很,要是思想落后,趣味低级,那这个人本质上就不美,线条的适当与五官的位置摆得好,那是表面上的,不是内容。而且一个人不能青春常在。是不是在对方的青春过去后又要另寻爱人呢?况且长得美不美不是绝对的,是比较的。根据“相面”来定合不合乎条件是旧社会里把女人当作玩物的看法。至于其他思想、兴趣等都是从具体环境里产生出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九)有些女同志的条件:“要求爱人一切都比自己强,无论思想、学术、工作能力一切都要求比自己好。希望爱人来帮助自己进步。”

    这种动机不能算坏,但中间残留有旧思想的影响,一定要找一个比自己强的爱人才觉得光荣,否则便不光荣。事实上要找一个各方面都能做自己家庭教师或政治指导员的爱人是不可能的。我们是生活在社会里,不只是生活在家庭内,我们是与许多人一块在集体生活里学习,向人民学习。要程度高才能帮助你进步那也不见得,一个工农干部可能文化程度不如你,但看问题时可能比你看得清楚,同样也可以帮助你进步,况且实际上也不会是关起门来仅仅自己两个人来研究怎样进步。

    (十)相反的,“有的男同志希望爱人比自己都低”。

    因为一般社会如此,妇女的活动比较少,可能差一点,而男同志总觉得妻子比自己强就不像样,不漂亮,这里面包含有统治思想,男尊女卑的旧思想。今天男女是平等的,不管男女,一个人表现得好,另一个也应该觉得光荣,并不是要去背别人光荣的包袱,而是因为你有这样一个爱人而光荣。

    (十一)“要求爱人是共产党员。”

    动机是很好,但不能够非此条件不可,党并不关起门来,只要你的爱人很好,就是现在不是党员,将来也还是有可能争取成为共产党员的。

    (十二)“和工农恋爱问题。”

    似乎很麻烦,实际也不太麻烦,目前看起来这样的情形少些,我还没有听说过大学女生与工农恋爱。在老解放区里则是有的,像中学生出身的区长与农民出身的妇女会主任恋爱的事情还不少。知识分子与工农恋爱今天还可能成为一个问题,将来工农文化提高以后就不成为一个问题,在共同工作过程中互相了解,发生感情是很自然的。一个人的思想感情随时随着环境改变,譬如我刚从上海到陕北时,一切都不喜欢,住长了便感到舒服,现在回到城市又觉得城市不习惯。在共同工作中很自然地发生感情,如一个工程师与一个女工恋爱那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如果没有共同的生活和工作,思想上没有共同点,硬要去找工农谈恋爱,这样的“与工农结合”也不必。

    (十三)“职业问题。有人要对方和自己学一样东西,将来可以在同一机关做同一的工作。”

    这也不一定非如此不可,兴趣不见得“死”在一方面,学文学的与学医的在工作中也可以做到彼此了解。

    总之,我以为恋爱的条件很简单,只要彼此了解,彼此尊重,彼此相爱,携手前进就可以。当然在彼此了解中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政治认识是很重要的。要了解要相爱要共同进步,拿什么来巩固来发展呢?靠政治认识。它可以使恋爱不脱离一个原则而逐渐发展起来。

    以下两项是找对象问题

    (十四)“怎样才能找到对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