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正是此人。”柳如烟道,“此人当年以金匮之约助太宗即位,其后自然飞黄腾达,权倾一时。他还曾外放为官,以剑南、两川招安使之职统兵剿灭了蜀中叛乱,骄横一时。不过,在太宗晏驾之后,他却与参政知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等人合谋,欲废太子赵元侃,另立新主。好在,被时任宰相吕端识破,将其囚禁,才避免了一场宫闱之争。真宗即位之后,这王继恩被贬至均州。” “哦,莫非这便是‘吕端大事不糊涂’的由来?”亥言道。 柳如烟笑着点了点头。 “这阉人果然不是省油的灯。”此时,武松道,“不过此案与我等所说之事有何干系?” “哥哥可知,这王继恩欲拥立之人是何人?”柳如烟道。 “是何人?” “是太宗长子赵元佐。”柳如烟道。 “这”武松还是不明白,“虽说有长幼之分,但皆是太宗之子啊。” “哥哥有所不知,本来按立长不立幼的传统,这长子赵元佐理应被立为太子,只是元佐一直同情叔父廷美,并为此屡次顶撞太宗,后因病而至疯癫,以至纵火烧宫,被贬为了庶人。”柳如烟道,“这王继恩欲立一疯癫之人为帝,其心何在?” “拥立个废人为帝……莫非是便于自己掌控?”亥言眼珠一转。 “奴家与小师父所想一样。”柳如烟道,“而且,据私史所录,这王继恩曾在朝中散言,说太祖子孙中还会有真龙天子降世。” “烟儿的意思是,这王继恩谋立那赵元佐只是个幌子,实则是在把控朝权之后,再将皇位交于太祖的子孙?”武松道。 “师兄你长进不少啊。”亥言道,“这拐着弯的事你也想到了。” “你少贫嘴,不然烟儿提这王继恩作甚。”武松道,“不过这权谋之争实在是费脑子。” “哥哥既已想到了这一步,那可否再往深处想想?”此时,柳如烟又问道。 “再想”武松低头沉思了片刻,“莫非是那王继恩有拔乱反正之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