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战与和-《北宋柱国》
第(2/3)页
于是,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不多时便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派是以寇准为首主战派,一派是以陈尧叟为首的主和派。
寇准与陈尧叟辩解了几句,对着赵恒喊:“皇上,自古以来,主战的都是忠臣,主和都是(jiān)臣,请万岁明鉴,不要被(jiān)人所误。”
凌坤听了这话,脸上忍不住发(rè),照这样的说法,他就是标准的(jiān)臣一个了。而且寇准说得似乎真没错,纵观中国历史,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主和的几乎都被历史冠上(jiān)臣之名。
赵恒皱眉道:“寇(ài)卿,是你要请凌坤回来的,为什么现在不听他的意见呢?”
寇准怒道:“臣请他回来是为了打仗,消灭契丹,永绝后患,不是要委曲求全。”
赵恒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拍板,他也盼望建立不世之功,超过秦皇汉武唐太宗,但又怕玉石俱焚,最后连命都保不住。
寇准见赵恒犹豫,知道他靠不住,索(xìng)一转(shēn)跪在旁边的赵明月面前:“长公主,您说句话,此时此刻不乘机灭了辽国,以后还有这么好的机会吗?”他知道,赵宋皇家无论男女,才华格局都以赵明月为翘楚,所以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她(shēn)上
赵明月不由自主看了看凌坤,别人不知道凌坤为什么主和,她可是一清二楚。以她和萧然的关系,也不想这样正面对决。可是国家大义面前,还想着这些私(qíng)似乎有些不应该啊。
于是,她也有些犹豫,半天说不出话来。
赵恒自己拿不定主意,也想听听赵明月的意思,于是也问道:“明月,你是怎么想的。”
“我——”赵明月犹豫了一下,终于说道:“我也主张讲和,只是我们目前处于优势,完全可以把控讲和的主动权。”
赵恒点点头,又问李继隆:“舅舅,你觉得呢?”
李继隆沉声说道:“就目前的形势而言,终归是要谈和的,否则真的会玉石俱焚,对谁都没有好处,只是谁先提出议和、怎么议和是个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