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头顶洞天,扎根福地。-《磨刀》


    第(2/3)页

    谢宝树突然发现,自从修炼以来,好像很多东西,都与桃树有关。

    神话中,夸父逐日,弃其杖化为邓林。老子骑青牛出关,当时函谷关所在的灵宝叫桃林。影响九州人时间最久远的过年贴春联、门神习俗,最初也源自一棵桃树。

    那棵桃树,据《山海经》记载,长于沧海之中,度朔山上,枝桠伸开有三千里,上面住着神荼、郁垒两位神仙。他们就是后来的桃符,再后来的春联和门神……

    自己的一生,好像都跟桃树,离不开了。

    这时候,许青丝回过头,看着谢宝树,说道:“洞天福地的事情,你知道吧。”

    谢宝树点点头,他已经不是刚入修行界的那个少年了。

    道门认为,洞天是由上天派遣仙真治理,福地为修道真人居住之所、成道之所。洞天福地的说法十分久远,陶弘景《真诰》有“十大洞天”、“地中洞天三十六所”之说。

    这些名山是修道之人居集的地方,千百年来,道教有识之士,纷纷选择洞天福地修道。道书记载,道门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茅山在十大洞天中属于第八洞天,七十二福地中列为第一福地。

    通俗地讲,福地就是指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气场绝佳,宜于修炼的地方。洞天就是指修炼修道的洞穴,因为洞穴,冬暖夏凉。

    谢宝树问道:“你说这个干什么?”

    许青丝解释道:“在这桃山上,住着我们紫气州的老祖宗,也就是我跟你说过的,三棵桃树中,年月最古老的那一棵。稍后就让你去见它,就要进入洞天福地。”

    紫气州的老祖宗,是一棵桃树。

    这棵桃树,十分巨大,不知活了多少年。

    谢宝树有所明悟,问道:“在这山上,有洞天还是福地?”

    许青丝微微一笑,说道:“都有。”

    谢宝树愣了一下,什么叫都有?他有些不明白了。

    于是,

    许青丝一边走,一边给谢宝树讲起了洞天福地一些深刻的东西。

    洞天福地世界与人们所处的大天世界相似也具有各自的天地、日月、山川、草木等自然组成因素。由于洞天福地位于大天世界的空间中,因而它们与人们的世界就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例如世人有时误入洞天,洞天居民有时也造访人间。同时又由于它们存在的相对隔绝性,洞天福地世界又具有自身独特的时空构造。一般而言,洞天世界对世人是不敞开的,它们的存在具有很大的隐秘性。从功能方面看,除少数避世型洞天外,洞天福地可以视为道士在达到终极解脱目标前的修炼场所。

    人间界有许多论述洞天福地的古籍,其中《正统道藏》收录最多。对洞天概念的最好解释见于早期上清系经典《紫阳真人内传》。其云:“天无谓之空,山无谓之洞,人无谓之房也。山腹中空虚,是谓洞庭;人头中空虚,是谓洞房。是以真人处天处山处人,入无间,以黍米容蓬莱山,包括六合,天地不能载焉。

    按照道门的观点,天、地、水乃至于人皆一气所分。仙境也是“结气所成”,它们相互感通,构成纵横交织的立体。但因气质清浊之异,而上下有别。

    故《天地宫府图序》称:“道本虚无,因恍惚而有物;气元冲始,乘运化而分形。精象玄著,列宫阙于清景。幽质潜凝,开洞府于名山。诚志攸勤,则神仙应而可接;修炼克著,则龙鹤升而有期。至于天洞区畛,高卑乃异。真灵班级,上下不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