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师徒告别,陡然暴富-《磨刀》


    第(2/3)页

    半晌之后,宋恒看着谢宝树,说道:“真龙一已经出世,我这一辈子,就这样了。以前总是太偏执,觉得真龙一脉都是罪恶的。最近在蛰龙寺,倒是听了不少佛理,以后你可不能像我一样,胡乱杀生。”

    谢宝树点点头,说道:“老头,你可别像交代遗言一样啊。”

    宋恒摆了摆手,缓缓离开。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谢宝树竟然有预感,这是最后一次见到自己的师父了。他追上前,在宋恒诧异的目光中,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然后宋恒笑着离去,身上的斗篷,第一次让谢宝树不觉得好笑。

    多年后,谢宝树想起这个拥抱,还觉得这是一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宋恒这个师父,虽然没有教会谢宝树太多的东西,他教给谢宝树的只有一件事。

    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刀客!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拜师学艺,在修行界是非常重视的一件人生大事,一个人开始修行之后,往往就会选择一个老师,或学习知识,或学习手艺,谋求生存的能力。拜师学艺,是人将自己的传承给后人的事,是拿心在敬畏的东西。

    虽然修世界,充满了尔虞我诈。

    有时候,师徒之间,也有刀剑相向的。

    但是谢宝树跟宋恒,却没有这么多的花花肠子,两人都是神刀的拥有者。一个前一个后,成为师徒,也

    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谢宝树虽然总跟宋恒拌嘴,内心其实是非常尊敬他的。

    尤其是这一次,宋恒将自己储物戒中的宝贝,全部留下来了。

    谢宝树打开一看,里面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仙玉。

    清一色的,全是仙玉。红橙黄绿青蓝紫,全部都有。谢宝树本来是个穷光蛋的,现在一下子暴富,他有点接受不了。这些仙玉,估计是师父的全部家底了。

    师父游历九州,斩了无数的龙,他没有留下那些东西,而是全部卖掉,身上不知攒了多少钱。

    孔子七十二徒,彼此间的言行,可能是最早的师生关系描述,既有“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的和融,也有“小子可鸣鼓而攻之”的训诫,都算是关系模式的范本。

    师与徒,虽然不在“五伦”当中,但因了“天地君亲师”的地位,又因了“亦师亦友”的交往实践,故大致可类“父子”,而稍及“朋友”之伦。儒家给这两伦定出的基本准则是“父子有亲”、“朋友有信”,父子一伦,首先强调的是“亲”。

    儒家社会的行为规范中,讲究名实相符的阶层、界线的划分与规定,讲究“不逾矩”。一般朋友,与“通家之好”的朋友,就完全不同。

    和一位朋友相契投缘,人品、家世都了解了,以至带上门见父母,且“出妻、子相见”,就是通家之好,与一般朋友就不一样了。小则通姻亲,大则济危扶颠。若友人身后贫弱,还得治其丧,经济其家。故亲密二字,不可随便担当。

    谢宝树没有什么亲人,也没有什么朋友,他现在最亲近的,就是宋恒。

    戊戌卯月分日,夜雨初霁。谢宝树站在齐云山上,回首往昔,尘烟旧事如梦,遂登楼凭栏,寄情于思。谢宝树修行已近十载,晨也不才,幸得帮扶,方有如今,虽衔环结草,无以报得万一,如此种种,岂敢忘焉。

    唯有将“宋恒”之名,谨记心中。

    陡然暴富,谢宝树带着杨山鬼,直接坐紫气州的传送阵,回到了天水州。

    天水州,如今是杂乱不断,因为冰雪州的修士,有很多都来到这里。人一多,就爱产生纷乱,尤其是冰雪州修士脾气又不要太好,习惯了直来直往。

    谢宝树回到这里的时候,见到了何云封,正是苦不堪言。

    谢宝树帮了他一把,请杨山鬼,打发两个地仙境的修士。谢宝树自己则是御风飞行,来到庐州郡,大江剑宗之上。这里已经围着很多人,都是冰雪州的体修。

    景宁和刘芳洲站在剑宗里,护山大阵开启,剑拔弩张。

    谢宝树来到这里时候,很是奇怪。

    这些冰雪州的修士,很少有这么多聚集在一起的,大江剑宗是怎么惹到他们了?他刚落地,就

    吸引在场所有人的目光。景宁微微一笑,她已经很累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