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水州的水神娘娘-《磨刀》
第(2/3)页
天水州的牌面,六境剑仙云裳,前些天被人打败了。现在有不少普通人,来到沈荷的地盘,为她修庙宇,集香火。不止如此,沈荷还用谢宝树带给他的金身泥,塑造金身。
沈荷带着谢宝树二人,回到了自己的水神殿。这沧澜江的灵气,越发浓厚了。早些年,武陵县的县令刘冠章,还故意打压沈荷。现在他已经死了,沈荷却厚积薄发,成为了一方水神。
不止是沧澜江,其他地方的支流,她也有所炼化。
现在就等着金身塑造完成,她就能一飞冲天,说不定迈入地仙境界。到时候,她就是整个天水州,唯一的正统神灵。首先,她拥有大唐朝廷的敕令,名正言顺。
其次,她拥有宝贝金身泥,其他一些厉害的山间神仙,是没有这么好运气的。沈荷可能是这几百年来,天水州进阶最快的神灵。因为她知道隐忍,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当初若是她不忍,现在说不定已经死了。
水神、火神,源于古代先民对水、火的敬畏及崇拜。水和火,是人类生活、生存的前提和根本,故水、火二神受到历代人民的虔诚供奉和礼敬。
在大唐各对水神的信仰非常普遍,到处可见水神庙。自古凡和水有关的行业,无不对水神顶礼膜拜,人们冀望水神时洒甘霖,护佑家宅吉祥,并免遭水厄之祸。
道门也有水神,真武大帝,就是水神。真武大帝统御北方之地,因北方在五行之中属水,也被称为水神。形象威武不凡,身披金锁甲胄,执剑赤足,身旁有龟蛇二将。真武大帝的信仰自明代以后,在全国影响极大,近代民间信仰尤为普遍。
冥与溟相通。溟,指很深远的大海。在北方,经常与北冥组词,因为北方五行属水。又北方颜色属黑,黑又称之为玄,故又叫玄冥。大唐最古老的一位水神,名为玄冥。
九州大帝的人们认为,冥府与人间,之间的介质就是水,故而在文化概念中,认为冥府就在水之下,或者泉之下。现在还有一个词叫九泉表示冥府。
谢宝树来到水神殿,赞叹道:“姐姐,你这水神殿,怕是要比得上共工的水神宫了。”
共工,是在玄冥之后,最有名的一位水神。九州大帝上,记录了许多共工的故事。华夏尧帝时期,天下洪水泛滥,在鲧治水不成功的情况下,尧派鲧的儿子禹去治理洪水。
大禹领着百姓治水,一直将黄河治理到邙山东头,再向东的河道就不好治了,因为有共工在作怪捣乱。
共工是个坏水
神,性情凶狠,处事蛮横,专与华夏之民作对。它经常在心血来潮时,施展神力,呼风唤雨,用洪水伤害天下的百姓,把一个好端端的华夏弄的一片汪洋。百姓们哭天叫地,苦熬日月。
大禹找到共工,劝说其不要再呼风唤雨,发洪水坑害百姓,给华夏之民留条生路,积些德行。共工根本不听大禹的好言相劝:“我发我的水,和你有啥关系?”大禹不愿再理这号灵魂低劣之坏神,只好水里来,水里去,顶风冒雨,察看地形,寻找黄河向东的出路。
共工一看大禹一心要治住洪水,疏导黄河,让华夏之民过上正常的生活,顿时火冒三丈,几乎将自己的全部神力都使了出来,中原一带的洪水于是四处漫溢,到处横流,洪水更大了。大禹东奔西跑,费尽了力气,地上的水却越聚越多,黄河水也是四处八方乱窜。有共工捣乱,黄河没法疏导,大禹忍无可忍,决心带领华夏之民驱逐共工。
大禹把随他治水的应龙、黄龙、白龙、苍龙都叫来,并鼓励华夏之民一起出战。共工由于四处作恶,早就声名狼藉,百姓听说大禹要赶走共工,纷纷前来参战。大禹带着大家在水中拦住共工,双方厮杀起来。
整整大战了一个月,大禹带华夏之民轮流上阵。共工渐渐疲惫不堪,败下阵后,仓惶而逃,大禹穷追不舍。共工看着自己在劫难逃,便向大禹下跪,发誓永远不再侵犯华夏,再不发水行恶了。大禹心一软,放走了共工。
大禹率华夏之民赶走共工后,一鼓作气,把洪水排完,又马不停蹄的把黄河疏导到东海,并用太行山的石头,在黄河两边筑起又高又厚,十分坚固的堤岸。
沈荷白了谢宝树一眼,说道:“我才没那么坏呢。”
共工,为氏族名,又称共工氏。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这位水神虽然发力高强,但是名声,却不怎么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