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群体修,下城杀妖。-《磨刀》


    第(3/3)页

    春秋孔子传六艺既礼、乐、御、射、书、术。其中御射就是当时的军事武艺。孔子是我们民族伟大的教育家,他老人家几千年前就清楚的认识到文武并进对塑造完美人格,培养所谓的君子是重要的必由之路。习武首先是选择入手的拳种,首先你不要有门户之见,能流传至今的武功都有他存在的价值。

    其次就是选择师傅,最好的师傅在哪儿?我告诉你就是你家邻居的大伯最好,再远一点也行。总之是越近越好,因为初入武道的你,还不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学武花一点钱是正常的,自古黄金卖道,干嘛要欠人家的?

    怕的是受骗;在家门口这种可能性就会小许多。等你成熟了就可以随缘去寻找更好的师傅,只要你心里有这样的事就早晚会找到的。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大师遍地,宣传代替了一切,最好接触一段时间比如一年再决定是否拜师。

    这一年你要注意观察以下三点:第一这个师傅人品如何?如人品上有问题,哪怕是你怀疑他有问题都要马上离开,不论他功夫有多高、即

    使是他会七十二变也要坚决离开,否则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你将后患无穷。

    第二观察这个师傅身边的弟子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俗话说:人以类聚,要知其父观其子。徒弟什么样师傅也就差不多是这个样子。第三和师傅已有的弟子交个朋友了解一下深层的情况,这也就差不多了。同时你还要注意练武的人有练武人普遍存在的毛病,最突出的就是一句老话说的:十个把式九个吹,剩下一个瞎胡嘞。

    练武的人张嘴就是别人不行,什么笑话都能听到,为了拿个学历我曾十分努力的学过高等数学,懂点,我也觉得这老人有点意思。像这样的毛病你要容忍他们,人无完人嘛,民间练武教拳的人,如果要给他在社会上一个定位的话,可以叫业余体育老师,期望值不要太高;同时作为后学尊敬长辈也是必须做到的。

    习武是苦中作乐的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与研学,一生闻鸡起舞才是最大的成功!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处理好家庭、事业、修炼这三者的关系。

    在这三者之中家庭第一、事业第二、修炼第三。

    孔子《礼记·大学》日:“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自己的家庭之事处理不好其他的事根本就无从谈起。在此孔子又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孔子的大意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世人都认为打打杀杀是武人,是江湖人。认为武术是你打我,我胜你叫武林高人,其实是错误的。

    真正的武人是有博大的哲学内涵。只有武学思维高,掌握了武学思维的方法,用这种正确的思维方法教任何一个健康的人都能成为高手。而古心意拳的思维方法很奇妙,是武术哲学之境界。研究它,发展它对人类有莫大的益处。

    所谓拳术,不管任何派别都是一种载体。无所谓胜负,而武学独特的思维才是灵的最高体现,是人类的精华。古心意拳的修行方法:以桩为根本,龙虎二法相合,内藏思维变幻之无穷。古心意拳之古法讲的是武道。武之哲学思维,简单、实用,修行之境界莫测。

    武道,由武入道,锻炼形式多姿多彩,这是一条让生命力可以从后天状

    态进化到先天的修行大道。

    古武道,因其直入先天境界,是提升自己实力的最重要的根本方法,成功修行者甚至封侯称王,故真正的武道,一直都是中国古代上层社会子弟们重点修习的主要功课,也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能够传承的根基,得到武道传承者最重视武道传承守密,非家族直系均不得其门而入。

    故,国人的正宗武道修习,一直是富贵人家,他们以武道教习子弟,用于锻炼身心素质,培养强者气质,作为提高社会竞争力的途径,基本上是限制进入民间.

    谢宝树看到这一群体修的身影,忍不住摩拳擦掌。

    他也想去杀妖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