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拳法自有真意-《磨刀》
第(3/3)页
形意拳练之极易亦极难。易者,是形式至易至简而不繁乱。其动作运用,皆人之所不虑而知,不学而能者也。惟人之未学时,手足动作运用无有规矩而不能整齐,所教授者,不过将人之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平常所运用之形式入于规矩之中,动作不散乱。
果练之有恒而不间断可以至于至善,若到至善处,诸形之运用,无不合道矣。
以他人观之,有一动一静,一言一默之运用,奥妙不测之神气。然而自己并不知其善于拳术也。因动作运用皆是平常之道理,无强人之所难,所以拳术练之极易也。
难者,是练者厌其形式简单而不良于观,以致半途而废者有之,或是练者恶其道理平常而无有奇妙之法则,自己专好刚劲之气,身外又务奇异之形,故终身练之而不能得拳术中和之道也。
形意拳虽为技击之具,但练习时不可有好勇斗狠之心,总以呼吸动作纯任自然,若太过执着,于已反而无益有损。按九要之规矩,勤习渐悟,时日既久,功到自成。久练自化,熟极自神。先要神闲气定,能够心安,智能自然升起。
练功时不能有一丝的杀气,搏击的技能是临敌时自然勃发,造作杀心去练拳,人容易陷于愚昧。无论与人较勇可平时自己走架练拳,勿追求刚愎之气,总宜平心静气。
神要提起,但要内敛,气要充实而不外发。呼吸、意念、手足要自然配合,意动,气起,手动,脚随,切不可乱。只要腰以上放松,气向下沉,脚便自然有入地之感。
形意拳最大的好处是练脑子,练灵劲,越练越觉得活得明白,活得舒坦,活得有质量,身上的筋骨、脏器、神经都在起变化,反应、协调性不断的提高。
过去想不开的事情,现在可以一笑了之,过去怕不成的事情,现在敢于尝试,一天天往成功的路上走,往强者的路上走。
形意拳诚一也,直中,用法如扁钻强弩,为中直之道,形意劲长于截,截指的是击实不击虚,打坚不打瑕,用于彼劲将发未发之时。奥密在桩法,形意中的劈、崩二式及虎形是全部劲法的关键技能,形意中全部掌法都可以从劈拳中演化出来,全部拳法都可以从崩拳中演化出来,强化练习此二式可一通百通。
形意拳技击性强,其势简、长功快、发力整,用法深奥。程序是:无极桩、太极桩、两仪桩、三节功、四梢功、五行功、、七星打法、八字功、九歌诀、十二技能。
慢则一年,快则数月,习者就具有较强的战斗能力。
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以内气催动外形,上下相随,连绵不断,以腰为轴,节节贯串,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轻轻运转,默默停止。其攻防含意大都隐于内而不显于外,往往使人误认为此拳像摸鱼一样,不是拳法。
特别是老架一路,以柔为主,要求周身放松,不用僵力,主要是锻炼下盘功夫,使足下生根,转髋灵活,疏通气血,练就充足的内气,意到气到,气到劲到,立身中正,八面支撑。
使身体内外各部建起巩固的防线,形成一身备五弓的蓄发之势。这样,不遇敌则已,若遇劲敌,则内劲猝发,如迅雷烈风,故外似处女,内似金刚。
刚和柔,两者是相互对立的,然而陈氏太极拳确把刚劲与柔劲揉和在整个套路中,一招一势刚中寓柔,柔中寓刚,达到刚柔相济。
《拳谱》规定:“运动之功夫,先化劲为柔,然后练柔成刚,及其至也,亦柔亦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故此拳不可以刚名,亦不可以柔名,直以太极之名名之。”
刘看山说了这些,长舒了一口气。
在场的年轻人,听完这一番话,竟然有破境的。
谢宝树则是缓慢的走到刘看山旁边,轻轻搀扶起他的手,跟他一起看向远方。
妖族举族来犯,但是这个男人,还没有倒下。
那些妖族大圣,就不敢过来半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