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释放女鬼子军官-《抗日之超然兵王》


    第(2/3)页

    一些老人,妇女,也在这里。

    没有武器,他们就折断树枝,制成梭镖和长矛。

    组建一个连队,十支步枪二十人为一个战斗班级。

    他们的任务是,吸引敌人,和敌人正面作战。

    另外组建一个,一百人,三十条枪,在这条战线的东边,前出三百米,建立阵地。

    剩下二十余人,十条枪,组建了预备队,在危急时刻,可以策应第一伏击圈。

    将武工队员,县大队员和百姓混编。

    杨超然自己,率领二十余人,十条步枪,作为游动打击组,实际上是精锐部队。

    对于每一部分的人员如何战斗,战斗的目标,时机,各部队的互相联络问题,杨超然井井有条地布置好了。

    大家听得非常新奇,佩服。

    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能迅速构思好方案,具体事情细节这么精准,太难得了。

    好几个队员说:“小杨同志,你早点儿这么说,我们就不反对了!”

    李指导员的脸神一直紧绷着,现在听完命令,露出了笑容:“行,我看也行!”

    最终确定了方案和人选,部队立刻紧急行动。

    大家迅速潜伏前进,进入指定的位置。

    进入以后,立刻卸掉步枪刺刀,作为挖掘工具,迅速挖掘。

    利用大量的壕沟和坑洼,临时工事的挖掘难度不大。

    杨超然只给大家半小时的准备时间。

    李指导员因为身负重伤,胳膊腿都断了,就作为连长,坚守在后方主阵地上。

    武工队员中,一个队员担任前方伏击圈儿的连长。

    村长杨宝天担任游击策应部队的排长。

    小山村的郭村长,担任前方伏击圈儿的副连长。

    杨超然担任侧翼打击组的组长。

    有武工队和县大队的老兵布置具体阵地,杨超然也不少太操心,他主要针对自己的小部队,进行教导。

    时间到了,他下令将女俘虏押解过来。

    这人,就是在县城里俘获的敌人女军官。

    现在,女军官已经从马背上被丢下来,放开了脚上的绳索,双手还是后背捆着,眼睛还用布蒙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