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三条是中线。从涿州南下兵指保州、真定,也就是后世的京广铁路方向;这条线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十分有利于骑兵作战,因此也是辽国的最优选择。 宋辽25年的战争中,辽军要么以中线为突破口大举出击;要么攻略东线的同时分兵骚扰中线,因此真定、保州防线成为宋辽战争中宋军布防的重中之重。 25年的战争中,宋朝要是进攻一方其目标就是幽州;辽国作为防守一方其战术自然就是守城待援。 事实上除了宋太宗第一次北伐算是打了辽国一个措手不及兵临幽州城下,最终还是被辽国援军击败于高粱河之外;其余的军事行动连幽州城墙都没有见过就被辽军干翻。 如果从战役层面讲,以雍熙北伐为例宋军三路出兵;且在西线取得了相当的战果,然而辽军的战术异常简单;不论怎样你宋军一定要夺幽州,所以只要在幽州被攻陷之前击溃宋的主力就行;到时候不论你拿下多少城池只要幽州不破你就全得吐出来。 退一万步讲,辽国即使在野战方面输了;但以幽州之坚固坚守一段时间是不成问题的。 以宋军的机动力和补给能力很难说在攻陷城池之前切断它的补给线。 郑爽说到这里沉稳镇定道:“宋军的给养是靠民夫用肩膀挑,小车推成本高且脆弱;切断宋军补给是辽军在战争中经常采用的战术;辽国骑兵的补给就简单多了,一兵5马粮草靠自己解决;所到一个地方抢夺粮草称为‘打谷草’,宋军和辽军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准线上!” 秦始皇十分赞同郑爽对宋辽两军三道防线、进攻线路的见解和论述;插了一句道:“郑爽你现在是铁鹘军元帅,老影看你让你做大宋国征辽大元帅是最好的人选!” 顿了一下神情亢奋道:“老影在秦陵蜗居时对宋朝又恨又爱,堂堂中原王朝一直被夷狄欺负;当年契丹人李进忠骚扰大唐边境,女皇帝武则天把他的名字李进忠改成李进灭;还真将其灭亡,郑爽如果做了宋军征辽大元帅;那个名叫萧燕燕的辽国女人一定不是对手!” 郑爽双手抱拳回敬秦始皇道:“前辈高抬小可啦!小可只是即兴发挥,做不做宋军征辽大元帅并不重要;但解除宋庭眼下的累卵之危倒是有信心的!” 郑爽说,接着三条防线——进攻路线的话题讲述下去。 我们应该看到,即使宋朝实力稍微占优能够采取攻势的时候;在战略层面上仍然显得被动,而雍熙北伐失败后转入战略防御是根据辽军的三条进攻线路制定出来的,处处被契丹人掣肘也是毋容置疑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