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冷姐罹难 (1)-《大宋之光》


    第(2/3)页

    王钦若以南方人的身份在大宋朝率先做了宰相,丁谓、晏殊这些人才步了后尘。

    南方士子能出将入相自然与刘娥的大力扶持不无干系,但也说明王钦若的才能不是一般而是二般。

    大宋朝是北方人赵匡胤建立的王朝,南方诸国先后被赵匡胤征服;赵匡胤便有了“南方士子不能入相”的遗训。

    太祖、太宗两任国君都没有让南方士子做宰相,习惯成自然就演变成不成文的“祖宗家法”。

    刘鹗垂帘听政后为了平衡南方和北方士子的关系,将王钦若推上相位;打破了寇准这些北方士子说的:南方人狡诈不能做宰相的预言。

    寇准一根筋的关中人性格致死不改,他对南方人的歧见相当露骨;总说南方人狡诈。

    南方人萧贯高中状元,时为枢密使的寇准对宋真宗说:“南方下国,不宜冠多士。”

    寇准说这话似乎也有道理,因为周秦汉唐乃至北宋时期;华夏的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中原,而南方交通不便经济闭塞被视为不毛之地。

    南方的发展和鼎盛是北宋灭亡后,大量中原人南迁过去的结果;寇准是北宋前期人,说南方为下国出不了人才似乎也不难理解。

    宋真宗素无主见,听寇准如此讲遂将状元头衔改赐给北方人蔡齐。

    寇准得意忘形地对别人说:“又与中原夺一状元矣!”

    寇准认为状元是北方人的禁脔(不许染指的肉),南人碰不得;甚至南方人取得了功名他也要酸几句,寇准和王钦若一对政见不同的同仁冤家,开了宋朝北南两党口诛笔伐;缠斗不休的先河。

    晏殊被人推荐去考试表现出众,被宋真宗特赐同进士出身;寇准却说:“可惜晏殊是江南人!”

    宋真宗听明白寇准的话意,心想这个寇老西对南方人真是成见太深;宋真宗举张九龄是江南人在唐朝做宰相一例。

    寇准不屑一顾道:“张九龄是南方人做宰相没错,可他是张良的后代;张良是中原颍川人陛下一定不陌生吧!

    寇准就是这样的棱角分明,从不掩饰自己的真性情;也不收起他的傲慢与偏见,更不怕顶撞皇帝在内的任何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