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宫廷糗事 (2)-《大宋之光》


    第(3/3)页

    而在宋真宗和宋仁宗父子中间,也有一个类似唐朝武则天的治理时期——章献明肃皇后刘娥的垂帘听政。

    赵惟忠是赵匡胤的次子赵得昭的第四个儿子,授右千牛卫大将军,叙州刺史昌州团练使。

    赵惟宪是赵匡胤第四个儿子赵德芳的次子,授左屯卫将军,累迁左羽林将军、领演州刺史,加左卫大将军、领贺州团练使。

    赵惟忠比赵恒小7岁事年29岁,赵惟宪比赵恒小11岁事年25岁;两人是赵氏宗室赵匡胤的孙子,而且一个是赵得昭的儿子,一个是赵德芳的儿子;两人都管真宗皇上叫叔叔,简称皇叔。

    真宗皇上之所以把伯父赵匡胤的两个孙子——自己的两个堂侄弄到身边做贴身卫士;完全是为了弥补心理上的亏欠。

    赵恒在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即位,即位时的局势十分凶险。

    宋太宗病重后,朝廷中为谋立新皇帝展开的明争暗斗愈演愈烈;宋太宗的皇后李氏和贴身太监王继恩不喜欢赵恒——那时候赵恒还叫赵元侃,尽管已经是太子可是太宗一离世他这个钦定的太子能不能即位做皇上还是个未知数;而能左右皇位的是宦官王继恩和李太后。

    宦官王继恩很牛皮,这家伙尽管是阉人;可带兵打仗建立了不少功劳,蜀地李顺叛乱;就是王继恩率领朝廷大军平息的。

    比王继恩还牛皮的是宋太宗的皇后李氏,李氏没有子嗣;看不上赵元侃却看上赵元侃的同母哥哥赵元佐。

    李皇后不仅是宋太宗的皇后,还是山南节度使李继隆的妹妹。

    因此,王继恩乘太宗病重期间暗中串联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等,并与李皇后一起谋立赵元佐。

    应该说赵元佐是个刚直不拗的人才,但政.治斗争向来丑恶不堪;宋庭的封建皇权斗争更是残忍,嗜血的皇权争斗把多少人推向了毁灭的深渊,已经难以计数。

    雍熙二年(公元985年)重阳节夜,宋太宗的长子赵元佐府邸突发大火烧至天明才熄灭。

    依据王府侍卫、宫女等人员的口供,宋太宗认定纵火人就是早在两年前就得了“疯病”的赵元佐。

    为示惩戒,赵元佐被贬为庶人;幽居于南宫。

    赵元佐自幼颇为聪颖,深得其伯父和父亲的喜爱;当时有很多人都认为文武兼通的他会成为未来皇位的继承人,那么他为何会“发疯”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