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鏖战(3)-《大宋之光》
第(2/3)页
萧太后开始反省:“心急真的吃不了热豆腐”吗?
一心想做中原之主的女强人在公元1004年心情比任何时期都迫切地想占领汴京。
因为公元1004年萧绰51岁,女人在51岁已经步入老年;戎马军中若许年的萧绰不甘心自己步入老年,她想放手一搏;在古都汴梁暖一暖屁股,再将这座代表着华夏正统文化的都城交给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
毕竟儿子耶律隆绪已经32岁,32岁的耶律隆绪睿智沉稳,完全能继承契丹列祖列宗的意志。
然而壮志未酬的承天皇太后哪里会想到,她避开南朝的水长城;又在遂城使用了疑兵迷惑住宋国辽国前线的将领,在降将王继忠的指引下选择了一条进军边境的便捷之路剑走单峰;一开始便遭遇了滑铁卢。
汴梁那地儿辽太宗耶律德光曾经经营过,萧太后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念像先祖耶律德光那样风光起来;成为唐朝的武则天,但老天就是不尽人意。
面对宋国军民的强烈阻击,萧燕燕不得不承认;她和辽太宗耶律德光还是有很大差距。
后晋大将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献给辽国做了儿皇帝后,于公元942年死亡。
继承者石重贵继承了皇位不想像石敬瑭那样憋屈地向辽国人称臣纳贡做儿皇帝。
耶律德光不干了,先后于公元944年、945年、947年三次讨伐后晋。
由于后晋统军大将杜重威投降了契丹汴梁被攻破,石重贵做了亡国奴被辽军押往北国;开宝七年(公元974年)死在北方。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以汉族仪式接受群臣朝贺改国号为辽;契丹军占领开封后放纵辽军“打草谷”大肆劫掠。
黄河南北各地百姓纷纷起兵反抗,同年三月耶律德光率军北归;坐主汴梁只有三个月便就狼狈逃出,说明夷狄很难成为中原之主。
萧太后继承了先祖耶律德光的勇猛,但她打算摒弃耶律德光怂恿兵士“打谷草”的狂悖。
萧绰一旦进驻汴梁,将像在辽境一样实行融汉和汉国策使华夏历史揭开新的一页。
辽军的铺架浮桥的敢死队倒下去一波又涌上来一波,兵士们对大辽事业的忠诚使萧绰热泪盈眶。
萧绰忍不住抹了几把泪水,瞥了一眼身边的韩德让道:“让哥,滑州这地儿难道有鬼魂?我军在一条人工河流上伤亡惨重,竟然铺架不起一座浮桥!”
韩德让一把抓住萧燕燕的手大度地笑了一声:“燕妹不用着急,你不是给绪儿安排下去了吗?绪儿一定会带来好消息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