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诱敌(15)-《大宋之光》
第(2/3)页
上帝想灭掉一个人时总会让让他先疯狂,萧挞凛要在斤上输了两上补?此前锡尼铁骑在黎阳津附近被魏延、秦始皇两股宋军前后夹击打得人鬼不像,不得不效仿关云长败走麦城的故事。
但黄文庸厢军并非东吴大将潘璋和马忠,萧挞凛一听是厢军;立即便就有种出出气的断想。
并非萧挞凛看不起黄文庸的厢军,而是宋朝厢军的作战能力实在不能跟萧挞凛的锡尼铁骑同日而语。
萧挞凛的锡尼铁骑对付宋庭禁军上四军捧日、天武、龙卫、神卫也不在话下,训练无素的厢军缉盗队岂是他们的对手?
宋军禁军的四大王牌军捧日、天威、龙卫、神卫的前身是后周世宗柴荣组建的殿前军。
周世宗征伐北汉失败后,认识到禁军将领骄横跋扈;临战懦弱的弊病,决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
柴荣先将何徽以下七十余员临阵脱逃的将佐斩首,使全军胆寒。
柴荣又针对旧禁军不堪大用的情况进行了军队整编,他说:“侍卫亲军的兵马参杂了不少老弱残兵,极大的影响了全军的战斗力。”
又说:“一百个农民才能养活一个士兵,兵在精而不在多,应该保持军队的精干。”
随后,柴荣启用在高平之战中立下大功的赵匡胤;对以侍卫亲军为首的禁军部队进行全面整编,别立一军以天下强勇补充其中。
高平之战是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北汉、契丹联军与后周军队在泽州高平城(今晋城高平市)一带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
此战中后周初战不利,柴荣冒着矢石亲临战场终于扭转战局;此战以后周的大获全胜告终,中原王朝从此由弱转强。
赵匡胤按照柴荣的安排,从侍卫亲军、各个藩镇、甚至绿林豪强和罪犯中,挑选精锐善战的士卒,组建了一支强悍的禁军部队,这就是殿前诸班即殿前军。
经过赵匡胤挑选编练的殿前军十分精锐,史书称:士卒精强,近代无比,征伐四方,所向皆捷。
从殿前军的成分和选拔标准不难发现,这支部队其实是集合了后周境内所有的精华力量,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柴荣拥有了这支生机勃勃的军队后,开始着手进行统一战争;他先后三征南唐,挫败后蜀,北伐契丹,为宋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柴荣英年早逝,不久赵匡胤黄袍加身,篡夺后周建立大宋。
殿前军作为主力也成了大宋开国初期赵匡胤最为倚重的部队;这支部队扫平南方诸国,分别击败了南唐神武军中的象兵;称其所向无敌并不是夸张。
从宋太祖建隆元年开始,赵匡胤就进一步将禁军全部精华吸纳入殿前军上四军中来,而对老弱病残者进行裁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