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就好,人活着就好!”郦妃捂着胸口嘴里面念着阿弥陀佛,“人没事就好!” 这个时候莫子玉突然跪了下来:“陛下,妾身有事禀奏。” “你说吧。”宣帝蹙眉道。 “祁王府有一位莫道远先生,乃是祁王发现的关于先太子一案的证人,今日也险些被人刺杀,妾身发现了他的饭菜里面的毒,与今日赵王所中之毒一模一样!”莫子玉说道,“不管是欲杀祁王误伤赵王也好,还是杀证人灭口也好,都是与先太子一案有关,请陛下重查当年一案,将当年那罪大恶极之人找出来,让地下英灵也能够瞑目!” “闭嘴!”宣帝喝道,“这是什么地方由得你胡说,活得不耐烦了么?” “今日陛下就算是杀了妾身,那幕后之人也不会收敛半分的!”莫子玉说道,“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受害者出现的!” “姜侧妃!”太后板着脸说道,“好生为赵王疗养身子,不可再胡言乱语。” “是。”莫子玉咬了咬唇,“太后,你看看赵王吧。” “嗯。” 莫子玉扶着太后入内,只瞧着赵王如今这毫无血色的模样,太后的心中一颤。 郦妃趴在赵王身上哭了一会儿:“太后,一定要为赵王做主啊。” 太后也无奈的抹泪,随后目光坚定了起来,叹息道:“十年前就该解决的事情,不该一拖再拖啊。没有人将当年的事情忘记了,不让人谈论起这件事情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与其如此,倒不如将当年的事情再翻出来,拿到太阳下面翻看翻看,到底孰是孰非,总归是要有一个公论的!” 赵王素有仁爱之名,他中毒负伤,自然是在朝堂之上在百姓之间,都引起了公愤。 不少原本想要置身事外的人,都上书陛下,请求重审当年的案情,而坊间的百姓也不再偷偷摸摸的议论起当年的事情,而是越演越凶,无数的版本在坊间流传着。 舆论的压力越来越发,宣帝依旧是不为所动,坚持己见。这一日宣帝将众大臣大骂了一顿之后,怒气腾腾的回到御书房,一开门,只见着太后在屋内。 窗户都紧闭着,屋子里面的光线很暗,太后的身影在明明暗暗之间。 “母后,你怎么在这里?”宣帝问道。 “陛下。”太后慈爱而严肃的看着面前的天子,“是时候面对当年的事情了。” “朕不知道母妃在说什么。”宣帝淡淡的说道,走上前去,随意翻看了一下桌子上面的奏章。 “十一年了。”太后轻轻一叹,“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一眨眼间就十来年了。这些年来,陛下当真从来没有回想起当年的事情,没有为当年的事情而后悔过么?想必这些年来,陛下心里面也不好过吧?如今,何必再固执呢?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没有不犯错误的人,若是做错了,就该去面对这个错误不是么?” “朕不是不愿意重审当年的案情,这些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朕真的感觉自己老了,总是想起以前的事情。”宣帝说道,“有时候看着祁王与秦王相争,朕会左右为难,那个时候朕就在想,若是太子还在就好了,太子还在朕便不会为难了,不管什么事情,交到他的手上,他总能够很完美的完成,他总是那么的优秀,从来都没有让朕失望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