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应急反应系统-《重生之工业大亨》
第(2/3)页
沈丹青在保安的严密保护之下抵达了长胜精工,没有人迎接,一般情况下沈丹青不喜欢搞这些虚礼。
“刘秘书,你就在车里等吧!不用跟我进去了。”像往常一样,沈丹青又让刘秘书呆在车里等他。因为他不知道要进去多久,就不想要刘秘书受那份罪了。
他熟门熟路地来到了郭东的办公室,哪知道踫了一鼻子灰,连他的秘书都不在。他就估计郭东可能在会议室开会,因为一般郭东到实验车间去做实验是不会带秘书去的,只有开会,才有可能要秘书做会议记录。
到了会议室,果然不出他所料,郭东正与软讯公司的几个软件工程师在开会。会议室里的人看到推门进来的是老板,就都站起来向他招呼:“老板”
沈丹青笑咪咪地问他们道:“你们在开什么会啊?”
郭东对他回答道:“老板,我们正在讨论智能减震的控制系统。你来得正好,请给我们指导指导。”
“怎么?遇到了什么难题吗?”沈丹青很奇怪地问道。
“没有,没有。”软讯公司领头的一个工程师连连摇手说道。智能减震系统是他们软讯公司的工作,因此他才站出来回答。
“就是喽!我认为只有釆集实测数据要花时间,这个系统并没有多高的难度。智能减震系统,名字很高大上,但却是一个创意性发明。不过很实用,有这一点就够了,值得我们花时间研究。”沈丹青发表了一通他对智能减震系统的理解,智能减震系统这个名词还是他提出来的,具体的思路也是他提出来的,因此他对这个系统的理解也比别人更深。
“老板,请坐。”等沈丹青讲完,郭东已经不知不觉站到了他的身边说道。原来,郭东看到老板来了,就很识趣地让出了主席位。老板不在的时候,是他在主持会议,因此刚才他还坐在主席位上。
沈丹青没有客气,依言坐到了主席位上。这个位子本来就是他坐的,拂了郭东的美意,反而会令他很尴尬。
待大家都坐好之后沈丹青就问郭东道:“郭院长,你们还有其它方面的难题吗?”
郭东很诚恳地回答道:“老板,说实话,真正的大难题没有,但零部件太多,太复杂了,会很花时间。因为底盘上的每一个零部件,我们都是自己设计制造并实验。还有一个零部件材料问题,主要受力零部件,金属材料研究所都要检验别的公司零部件的材料成份和强度,屈服度,耐磨度方面的测验,也很花费时间。不过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只有从底层材料着手,一个一个零部件的设计、实验到制造,我们才算真正掌握了制造汽车的方法。”
“很好,你们这种态度值得肯定,就这么干吧!不过我还有一个要求要跟你说一说。底盘技术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别人的,因为我们造的是豪车。因此在安全性上就要有更严格的要求。比如:底盘大樑所用的钢板。我们就不能依照别人的材料标准,而是应该更厚一点。但是我们可以用更科学的广法去减轻重量,我们可以利用拱形原理,在钢板上打洞,一般是椭圆形的孔洞最佳,具体孔洞的形状还有密度,你可以请物理研究所去计算并设计。古人造桥的时候,尚且知道造桥孔,以减轻桥体重量,增加桥的承载力。我们作为现代人更应该发扬光大。
还有一些非受力部位,可以酌情使用一些强度较高的非金属材料代替。当然这一切都要在不影响整体底盘强度的情况下方能进行。
如果你们通过我说的方法,增加钢板厚度,却不增加底盘重量就是胜利。郭院长,你认为有难度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