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七章 二子定乾坤-《大汉封侯》
第(3/3)页
“正如卫公所言,临汾荀立,博学甚广,明德爱人,宽厚仁孝,介山筵上可为第一。”文教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踱了几步,猛得转过身来,“除平阳县令,秩俸六百石,卫公以为如何。”
河东郡内,虽有二十八县,可县令毕竟是一县的主官,也是重责。更何况平阳也算是河东大县之一,文教肯把平阳县拿了出来,也是在心里好好斟酌了一番。
还有一点,文教虽是未说,可是卫绾又岂会不明白。平阳县,正是河东卫家的根基之地。
“此举甚可。”卫绾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等过了今日,文教拟了文书,就让五官掾李缘去一趟临汾,李缘也是在下的亲信之人。”见卫绾没有异议,文教也是松了口气。
之前还怕直接授一个县令,会惹来各方注目。可眼下既然有了堂堂卫太傅撑腰,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位子而已,算得了什么。
“莫忘了向那小友,要一份曲谱。”卫绾忽然开口追上一句。
“对,对对,还有曲谱,还有曲谱。”文教哈哈大笑。
临汾,荀家。
连几日来,家主荀益心里都觉得颇有些难以释怀。
当荀昭在介山大出风头的消息传回临汾时,荀益也不禁是大为开怀。一向有些节俭的主母陈氏,也是突然命晋福为家中再招来一名婢女,起名春绿,命其服侍林氏,其实所谓服侍林氏,也就是照料荀昭母子的意思。
在私底下,陈氏甚至还几次与荀益商议,是否能在后进中新建几间房,好让二子一房搬了过来。
荀立一房原本也住在后进,后来却被陈氏借口居室狭隘,遣去了南屋。其实南屋也并不比荀立一房原本的居室宽敞多少,不但正对着奴仆们所住的一排,更是与厨房相邻,冬日里还要好些,夏日里既不通风,又显燥热。
不过,这些事情虽然需要思量,却还不至于让荀益难以释怀。
荀益一是懊恼,当时竟是同意了荀昭所说,把筵席让与荀慎,否则这一次介山筵上的头名,十有八九要归荀家所有。
二是苦闷,荀昭眼下不过十岁,即便是拿了头命,也并无授官的资格,所以按照眼下的情形,荀昭得与不得这个第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是,当大半个河东郡都在念着荀昭这个名字的时候,已经逐渐声名鹊起的的荀公子昭,却正站在鼓水岸边,满脸通红,手足无措的低着脑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