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四十八章 烈酒-《大汉封侯》
第(2/3)页
既然已经确认二十坛酒和两个人,都是荀昭弄来的,刚才站在屋子门外押着的军士,自然也就立刻撤去了。
等荀昭走进屋子,第一眼就看见一名妇人和一名男子正坐在当中的案几后面。二十坛酒,也整整齐齐的码在墙边,放了两排。
“见过荀公子。”两人在之前分明已经听过了吕准的吩咐,让一切都听荀昭安排。此时见荀昭昂然入内,立刻便猜到此人应当就是都尉大人所说的荀公子。 “这回却是要劳烦两位了。”荀昭微微笑着,朝两人略行一礼。
那木工原本就是军中的工匠,倒是还好,只是那婢女进了军营就一直被关押着,虽然时候不长,也是不暗暗捏了一把汗。
抬眼看了看荀昭,却见居然是这么年少一位公子,不但风度翩翩,更是看起来极为和善,刚才心里的那一丝紧张,立刻也就散了。
“都尉大人已经吩咐过,一切听荀公子安排。”这工匠不知道荀昭要自己干什么,只能先回着礼说道。
“也不是什么大事。”荀昭按了按手,仍然请两人继续坐了回去,自己则坐在案几的对面。
“我想要做一样东西,两位既然是手艺娴熟,应该是不难。”荀昭左右看了几回,干脆把面前的案几移开,直接找了一根木条,在地上划给两人看。
“煮盐用的器具,你应当是见过。”荀昭这一句话,是对那木工说的。
“回荀公子的话,属下也曾经做过。”木工点了点头。
“其实我要做的事情,也就和这煮盐差不多,只不过煮的不是盐卤,而是那二十坛酒。”荀昭指着放在墙角的二十坛秦酒对两人说道。
“煮酒?”木工听了荀昭的话,顿时大为惊愕,“若是把酒煮了,散了酒气,岂不就是淡了。”
难道这位荀公子是怕赏赐诸军的时候,怕他们喝醉?那木工有些纳闷的想着。可是就算要煮酒,直接拿登鼎生火就是,哪里还需要自己来。
“我这回要取的,并非是煮过的酒,而是这生出来的酒气。”荀昭摆了
“这”这该如何取?,小对面两人,都是瞪大了眼睛,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煮出来的酒气,有味无形,总不能用瓢去盛下来吧。
“这倒也未必。”荀昭仔细说解给两人听,“你们平日里,可都煮过吃食?”
两人一头,毕竟煮东西吃这些事情,正常人多多少少的都应该做过,就算没做过,起码也应该见过。
“煮食的时候,你们不见条盖上面,往往会聚起了水滴?。荀昭继续提醒着两人。
“不错。”两人又是一阵连连点头。
“若是在釜盖上取一眼,把酒放在釜中煮的时候,让酒气从这眼里溢出。”荀昭直接拿木条在地上戈给两人看。
“做几只大些的皮袋串在一起,再连在眼上,那些酒气从眼里出来之后,在皮袋里也就冷了,凝在一起,也就和那登盖上的水气差不多
但凡这些熟练的工匠,见了这些奇怪的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做不出来,而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荀昭把这些细节的理论,一一仔细说给两人听,虽然不用再去说明什么冷凝的原理,但是大抵的情形,也能说明白。
说了一回,还有些不完全明白,于是再说了一次,比刚才还要细些,当即也就都明白了荀昭的意思。
“若要做这东西,并不算难木工低尖沉思片刻,肯定的点了点头。
至于一边的婢女,所要做的时候,只是耍把要用的皮袋清洗好以后,缝得细密一些,也就更不难了。 既然已经说清楚了,荀昭便再出门去。让营中的军事找了一些木板过来,当作材料。
又让取了一口大务来,另外再要了一堆柴禾,就把这间屋子当作了开工的地方。
如今的秦酒,虽然已经号称是烈酒,可是按照后世的标准,实际上也就只有**度的样子。
煮过一回之后,蒸出了三分之一的量。还剩下三分之二,几乎已经闻不到酒味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