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冒险行动-《问鼎》


    第(2/3)页

    今晚的事之所以没有告诉刘宗敏,一是考虑大家知道了有刺客到,开起会来会很不自然;二是,李来亨不认为是一件什么大事,没必要惊动太多的人;三是李自成也有自己的想法,事事太过依赖刘宗敏不见得是好事,让他知道还有竞争对手也许更好一些,骄傲、自大往往害人不浅。

    李自成没有想到,平素豁达粗狂的刘宗敏会对李来亨怀有一丝戒心。

    其实,刘宗敏今天情绪不稳,还与这次兵败有关。这次兵败,大家虽然没有追究谁的责任,甚至与这方面沾点边的话都没人说,但刘宗敏心里很不舒服。他不舒服是对的,这次出潼关,田见秀是反对者,而他刘宗敏却是最坚决的决策者和实际执行者,他对这次失败应该负一定的责任。虽然没人说这事,但他隐隐约约感到,背后肯定会有人责怪他。刚才田见秀说李来亨文武双全时,在他看来,等于就是在说他刘宗敏为莽夫。所以,当时他眼中留露出了一丝恨意。

    现在,刘宗敏要李来亨担任打粮的重担,显然是有些意气用事了。他这么一说,所有人的眼睛都一齐望着李来亨。总哨的话,就是命令,大家不是不明白。可是,十八岁,不是一场战斗一冲一杀就行了那么简单,李来亨是杀敌的好手,但不是打粮的好手。

    “总哨刘爷,你应该给我练兵的时间,而不是打粮这等小事。”李来亨说。

    刘宗敏不高兴了,其他人也一惊,“怎么,打粮是小事?见秀才说应该委以重用,这可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哟。”

    打粮当然是小事,谷英、谢世耀他们足够了。打粮和上战场不同,能打则打,不能打则避开,“要粮不要命”是打粮的要旨。

    可打粮又是大事,没粮是要死人的。现在,李自成部队面临的最大敌人不是大明王朝的军队,而是饿肚子,没吃的,会饿死人的,所以说,打粮绝对是大事。

    按规矩,刘宗敏的安排就是军令,这是多年来的习惯,李来亨不能抗命。可是,李来亨这就是在抗命,违法军令轻则军棍、重则斩首,这军规没人不知、没人不晓。

    现在局面该怎么处理?

    一时间,李来亨知道闯祸了,而刘宗敏也被骑在了虎背上。

    “不。宗敏,我要来亨跟我出趟远门,打粮的事你就安排另外的人吧。”李自成突然说。

    他看出了刘宗敏对李来亨有压制之意,为了不伤兄弟们之间的义气,他突然有了一个主意,把李来亨带远点,带他去见一个人。李自成决定去见一见张献忠。

    “现在,我们一股义军势单力薄,他八大王在谷城,曹*和回回在房县,耍的什么把戏我们不知道?还不是又在养精蓄锐。我们得重新订个合约,约定一个时间同时发难,这次,不把他朱明王朝掀个底朝天决不罢休。你们说,对不对啊?”

    李闯这么一说,大家齐声叫好。

    高迎祥时期,起义军总共有十三路。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是高迎祥麾下的闯将,他们俩在各路起义军中影响最大。张献忠比李自成的资历更早一些,加上这人狡咭奸诈,作战谋略见长,又能屈能伸,身边竟然还网罗了一批文人,出谋划策之人很多,所以,张献忠的威信和对大明王朝的威胁一点也不在李自成之下。最近,朝廷出动大军,左良玉等人经过大半年的追杀,好容易把这只虎装进了笼子里养着,让他在谷城驻防,总算是收服了这一股义军。罗汝才等人这些年的转战也累了,现在,他们也效仿张自忠,投诚做了大明王朝的驻军,据守房县一带。但是,他们骨子里是不会就这样“改邪归正”的,他们还会伺机反出来的。现在李自成就是要他们反出来,他有必要做这个策划者和联络人。

    怎么才能让天下再次大乱起来,这是李自成眼前就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其他地方都悄无声息,那么,朝廷很可能会集中精力向商洛山进剿,这里本就立足未稳,如果再重兵压境,必然又会陷入窘境。所以,李自成觉得,有必要尽早挑动张自忠反起来。

    众人议论了一阵,有骂张自忠无骨气的,有骂他狡诈阴险的。当然,大家更明白,今后一旦打下明王朝,和李自成争天下者必为此人。张献忠心里也知道,一山二虎,他八大王终究有一天会和李自成开战的。

    所以,去见张献忠,李自成亲自去,危险!等于自投罗网!

    众人一致反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