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攻打开封-《问鼎》
第(2/3)页
八百轻骑兵全副武装,全部是官兵打扮。
许通县令等人突然接到军报,说杨嗣昌的一支部队要在许通县内驻扎。县令急忙起床,急招各色官员及幕僚,商讨驻军之事。
按明朝规矩,临时性驻军当地政府是有权拒绝的。但是,这支部队是杨嗣昌的部队,不让他们进城等于是自己把乌纱帽摘下,送到杨嗣昌的手里。可是,上千军马,城内一时怎么驻扎?难道半夜三更把城内驻军赶走?
许通县不比其他城市,他的北面就是开封城,崇祯皇帝的叔叔周王殿下就在开封城内,此地又是北京到江南的交通要道,南下襄阳,杨嗣昌的交通运输线就经过这里,所以,许通县的驻军比一般的县城多了许多。
可是,三千城内军马与城外新来的上千军马混杂住在一起,不出事就是怪事。
所以,许通县令十分的左右为难。
最让许通县令气恼的是,他的各级官员和幕僚,平素似乎都有通天彻地的本领,说起什么事来,上知千年、下知来世,天上的事懂一半,地上的是全懂,可是,现在关键时候,要他们出一些点子,一个个都哑口无言了,即使有个别的人吱出声来,也都是“唉,难啊,难”这类的屁话、废话。
城外之兵等了一会看城内没结论,急躁起来。
“嗨,许通县令听着,杨大人风餐露宿剿贼辛苦,我们跟着他四处奔波,来到你们许通,竟然连个歇脚之地也不给。等我们杨大人知道了,你许通县令的乌纱帽要还是不要啊?”城外大喉咙的人高声叫喊。
许通县令听到此话,心里何尝不着急?可让城外兵马进城,万万不能啊。
半夜三更,身份不明的兵马放进城,本就凶多吉少,即使确实是杨嗣昌的嫡系,进城后军纪如何?谁也不敢保证,再说,和城内兵将合在一起,没准滋生出一些什么事来,哪可不是打个群殴闹个事,那可是会打仗的,发生战争的啊。
既然没人给他出主意,还是他自己读书人智慧多一点,他说:“准备酒肉,和我一起出城犒劳大军。”
众人一听,此计不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