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名分问题-《谋士系统在三国》


    第(3/3)页

    按照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来看的话。

    如果将何进对付宦官视作一鼓作气的一,袁绍杀死宦官后遇到董卓应该算是再而衰,讨伐董卓不成算是三而竭,而王允的再一次失败,直接就是一个大完蛋状态。

    考虑到大汉现在还没有完蛋。

    那么或许应该袁绍等人一起讨伐董卓算作一鼓作气的一,王允的失败就是再了,至于三,谁知道三会是什么呢。

    陆离一边为王允在预料之中的失败而叹息,一边又忍不住为曹操的运气感到赞叹。

    你这边刚刚搞出了一个大新闻,就立刻被另一个大新闻压下去了,这要是在娱乐圈自然不是什么好事,但你这不是正处于一个“高筑墙、广积粮”的发展阶段吗,这不妥妥的帮你转移视线,让你方便闷声发大财。

    我的天,这就是气运之子的待遇吗,确实不一般啊。

    陆离在赞叹曹操的运气,曹操却在头疼对于陆离的安排。

    不是他不接纳陆离,而是他觉得陆离恐怕没有接纳自己。

    平巾策是对方亲自来献的,但表现出来的样子就纯纯为民,再加上一点对于黄巾的特殊“情怀”,至于他曹孟德,完全就是恰逢其会的正好是那个在对付黄巾时不顺的人而已。

    现在人虽然是跟着自己一起来到了鄄城,口中说的也不过是走亲访友,完全没有自己期待的那个意思。

    换句话说,他们现在还处于一个彼此之间都妾身未明的无名分状态之中,更要紧的是,曹操有些拿不准陆离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他还莫名有点不好意思开口问,这要是会错了意,那多尴尬啊。

    曹操不是个脸皮薄的人,可偏偏他这次就是脸皮薄了。

    带着一部分原本在东郡的从属转移过来荀彧知晓了曹操面临的问题,没有帮忙解决,只是给曹操举荐了一名贤才,并作为亲人带走了陆离。

    曹操原本以为自己需要努力打起精神来才能真的打起精神,可谁知道不过是两三句话,就有点惊为天人,再两三句话,这叫一个相见恨,说到最后,他心中叹道:助我成大事者,必此人也!

    事实上这份欣赏显然是相互的,郭嘉也觉得:曹操真吾主也。

    顺便感叹了一下自己两个长得好看的朋友,这个看人的眼光也确实很不错了。

    按照正史的话,曹操本该是在失去戏志才后急需一位类似的人才,郭嘉作为对方急需的存在被荀彧举荐了过来。

    但真正的金子时时刻刻都会是金子。

    他跟戏志才或许有些撞了类型,但曹操又不是袁绍那种人一多就不知道该听谁说话的存在,只会期待人才越来越多才好,万万没有有了一个就将其他人往外推的道。

    虽然士人喜欢以夫妻之恩比君臣之义,可戏志才与郭嘉显然不是什么纯元与甄嬛的关系。

    不过有一点倒是非常有意思,明明陆离最先认识曹操,后面两人一起来兖州,一个去找曹操,一个去找荀彧,结果先定下了名分的反而是后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