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火上浇油-《谋士系统在三国》


    第(2/3)页

    如今对方有了孩子,要是有个什么万一,曹操还能有备用选项,如何称不上好事呢。

    他们这边跟袁绍打舆论战的同时试探着河内张扬的立场,而袁绍其实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仅从张扬之前的作为与表现出来的态度来看,对方似乎是更倾向于曹操的。

    毕竟对方之前就曾经参与护驾东归,如今天子就在曹操这里。

    更早一点,吕布从袁绍那里离开,也是对方收留了吕布,还通过陆离介绍到曹操这里来了。

    但只是这样可不足以让人放心,如果可以,曹操更希望直接得到河内,而非对方不会给予明确保证的所谓倾向与立场。

    而巧了不是,袁绍同样也是如此想的,因为张扬的倾曹立场,他的想法比曹操更加强硬一些。

    被惦念的张扬想法与双方皆不相同。

    他的手下中有倾向选择曹操的,也不乏想要倒向袁绍的。

    但是对于张扬而言,选择自己岂不是更好吗。

    他不在两者之间做选择,他就依旧是平等与双方相交,要被双方试探拉拢的存在。

    但如果他做了选择,甚至将地盘一并拱手让人,今日座上客,来日门下犬,张邈会因为跟友人之间的不平等而心生不平,他张扬难道便是甘为人下的人吗。

    怀着这种心思,张扬死在了部下的暗杀之中,死前最后看到的,是杨丑写满了欲望的眼睛。

    曹操这边刚收到张扬的死讯以及来自杨丑的投靠信,正在赶去的路上,就收到了杨丑被杀的消息,杀人者眭固欲要投奔的人是袁绍。

    好在曹操到底快人一步,袁绍那边还没有收到消息,他这边的兵卒已经来到河内了。

    等到袁绍那边得到消息,跟谋士们一通意见不一的拉扯商量后,河内已经姓曹了。

    就冲着这个行动力的差别,两方在人口、财富,以及兵力方面的差距,似乎被无形抹平了许多。

    今年接连对袁术、河内动兵,随然后者速战速胜,但对于曹操这边的消耗依旧是巨大的,毕竟两场战争,前者直接在春夏农时,后者也没有走到秋天尽时,对于农事的影响与耽误不说巨大,却也不能忽视。

    要是在这个关头再紧接着跟袁绍那边动兵,这胜算还没有开始打,就要先降低个两分。

    曹操这边看出了这个情况,袁绍那边同样有人看出来了,尤其是在河内一地的争夺上,谁看不出曹操的强势与优势呢。

    既然确定是大敌,既然这是近在咫尺拦在前进路上的大敌,何不趁着如今对方消耗巨大的时候,来个趁人之危、趁火打劫(划掉),乱中取胜。

    郭图、审配等人便以此为由,力主出兵攻曹。

    但沮授与田丰却并不认可,不说如今师出无名,如今正值秋冬之际,正是胡人放肆的高发期,他们这边势必要分出一部分兵力来做防备。

    再者说,在自己明明有优势的情况下,带着趁火打劫的心思出兵,这实在不像是能够取得胜利的军队应该有的心态与做派。

    况且曹操那边接连战争却是存在消耗不假,但是他两战全胜,也是大大鼓舞了士气、磨练了兵卒。

    而自己这边自从打败公孙瓒之后,除了边境守备外,很多兵卒“闲”了下来。

    比起真的拉起大军对峙,在看似我方占优,实则敌军首领更胜一筹的情况下,还不如拼我方占优的物资条件,跟对方打持久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