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个世界只有共担风险才能共享富贵,若是仅凭自己的一句话就让孟家倾其所有,这显然不太现实。 朱永腾自然是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就是要给孟家父子吃一颗定心丸! 不过这件事情最终还是取决于朱元璋的态度。 如果说没有培育出那种杂交水稻,这件事情还不好说。 可是如今杂交水稻应该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把握能够成功,这就让朱元璋看到并且相信了这个世界一定是还有很多东西是他没有见到过的。 比如说马铃薯,玉米,这些在后世人眼中极其普通的食物,若是能早些年进入大明,不知道能够将大明的国力提高到一个怎样的高度。 他相信朱元璋有这样的眼光和魄力,能够看到这航海背后的巨大意义。 而且造船非一日之功,要建造成一个船队,估计没有两年的时间是不行的,到时候杂交水稻必然已经成功,这就更加有说服力了。 只要朱元璋同意,自己的这个决定就是正确的。 这个投入也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能不能找到玉米和马铃薯暂且不说,光是这航海带来的利润就大的难以想象。 而且还只此一家! 形成了垄断的生意从来就没有赔钱的! 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事实! 所以朱允熥毫不犹豫的让孟家父子开始了筹备这件事情。 听着朱允熥这句话,孟家父子俩对视一眼,感动之余又有些羞愧。 他们突然觉得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其实老夫不是这个意思。” 孟大财有些不好意思,结结巴巴的说道。 朱允熥却是笑了笑,对孟大财刚才的犹豫并未放在心上,而是淡淡说道: “先期各投入两百万两银子,一共四百万两,应该是足够了吧。” 孟大财想了想,点头回应道: “原本是绰绰有余,不过小三爷既然说要造那最大的船,估计这些银子应该差不多。” 看来孟家果然是长安第一首富啊,两百万两银子一点眉头都没皱.....朱允熥点了点头,叮嘱道: “这件事情要秘密进行,不可声张。” 孟大财急忙点头,这个道理他自然懂得。 朱允熥走后,孟家父子立刻开始了商讨,最后一致决定将造船厂建在江浙一带。 “看来我得立刻去一趟浙江和你几位叔伯说说浙江事情才行。” 孟大财对孟冲说道。 孟家是个大家族,孟大财的几位兄弟都在大明各地从商,就仅是在江浙一带就有孟冲的三叔和五叔,而且这件事情关乎到整个孟家的兴衰, 所耗资金也颇大。 四百万两银子听起来很多,但那只是造船用的,要进行航海贸易,估计还得翻个倍才行。 所以需要整个孟家都一起参与进来,所有孟大财必须亲自前往各地,向各地的兄弟们说清楚这件事情才行。 “你的婚事就暂时等等吧。” 孟大财冲着孟冲说道:“等我把这件事情搞定之后,到时候几位叔伯应该都会来到这应天府,那时在办不迟。” 孟冲点头道: “此事不急,父亲放心去吧,我先在这应天府开几个布庄,闲来无事就去帮帮窈窕。” 说到这里,他却不由得在心里苦笑道:“她在那青楼学院,我又能帮到她点什么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