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只值八千八-《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第(2/3)页

    而有据可查的,张大千一生的所有作品中用过的钤印有一百二十多枚。当然,比起普通的名家依旧挺多,但也是因为仿他的伪作太多,他只能通过这种办法防伪。

    所以大都用两年就会做废一批,再重新刻。就像最常见的“大千”印,就足有二十多枚,而且风格各不相同……

    嗯,风格各不相同?

    脑海中仿佛闪过了一道灵,李定安盯着其中的一枚印,险些一个激灵:我去,还真有问题?

    差点就被骗过了?

    怕有纰漏,李定安稍一犹豫,还是用系统鉴定了一下,再一看结果:哈哈,果然是假的……

    看他终于直起了腰,郑万九一脸振奋:“李老板,怎么样,没问题吧?”

    没问题?

    问题大了!

    如果说之前看过的那只青花大盘是用来骗行家的,那这一件,就是用来骗专家的。就像关德海,上过电视,担任过鉴宝栏目组的嘉宾,够专业吧?

    但如果换他来,稍一个疏忽,照样打眼……

    暗暗猜忖,李定安点了一下头,然后转身就走:“老郑,看看其它的。”

    “啊?”

    郑万九愣了一下:你不是点头呢么,意思就是没问题,怎么说走就走?

    至少得问问价格吧?

    转着念头,他顺口就问:“经理,这幅画多少钱?”

    “你好先生,这是张大千的真迹,现价八千八百万!”

    快一个亿……你也真敢要?

    “能不能低一点?”

    “啊……这个我得请示一下老板!”

    “那就问一问!”

    看经理到旁边打电话,郑万九又凑了过来:“李老师,如果估价的话,大概能值多少?”

    估价?

    李定安想了想,叹了一口气:“把万去掉!”

    把万去掉……什么意思?

    我靠……八千八百?

    一刹那,郑万九的眼珠子差点掉地上:这么大的一幅画,就这么点钱,够不够买纸和墨?

    后面的那两位也差不多,齐齐的一个后仰,满脸都是见了鬼一样的表情:李定安开玩笑的吧?

    ……

    从李定安开始看这幅画的时候,直播间的画风也变了不少。冷嘲热讽的少了许多,大都开始讨论这幅画:

    “稀奇了,咱沈阳也有张大千的画?”

    “哥们火星来的吧?伱去故宫看看,乾隆真迹也不止一两幅!”

    “那不一样好不好?”

    “要论古玩的数量与品质,再论玩家和收藏家,沈阳也不差,有张大千的画也不奇怪……当然,前题得是真迹!”

    “那有没有屌大的藏友鉴别一下?”

    盛京收藏:“画工没问题,笔法也没问题,印也没问题,字也明显有风幡体的痕迹……反正除了张大千,我再想不出谁还能仿这么像?”

    “会不会是别人仿张大千的,比如说他的徒弟?”

    “他的亲传弟子中确实有两位,是公认的‘仿张大千最像,几乎可以假乱真’,其一是何海霞,其二是糜耕云。但何海霞仿的是张大千的字,也就是风幡体。糜耕云仿的倒是画,但只仿张大千的花鸟……所以,这幅画大概率是张大千的亲笔之作。”

    “有没有可能是这两位弟子合作的?”

    辽省国有文物商店-杨哲:“不可能……你要先看画绢,都黄成了这样,既便没一百年,应该也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所以这幅画创作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致是没错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