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寄。”大花眨了下眼睛,“我爸说,以前他寄了十几年,他们应该有些存款,自己拿钱去医院,不要想着找他,他没钱。” 就算有钱,马政委现在也要养三个女儿,不可能再寄回去的。 大花当时听到她爸这么说时,虽然对他仍是满怀怨气,但心里好受许多。 她想着,再等等,等她长大了,能赚钱后,就不需要再忍耐这些。 她可以将她妈、两个妹妹接走,让她爸以后回老家和那些人过,她作为一个孝顺的女儿,以后会寄钱给他养老的,其他就别想了。 顾夷嘉暗忖,马政委总算硬气了。 她又看看大花的神色,不过可惜,现在硬气有什么用? 伤害已经造成,不是他以后努力地弥补,就能抚平孩子们心里的伤痛,以大花的性子,只怕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他。 直到过完年,顾夷嘉收到杨睿他们的来信。 有杨睿三兄妹的,也有乐清雅的信。 杨睿三兄妹的信比较简单,只说他们随着小姨、姨父去沪城后的生活,他们现在住在一栋有大院子的老房子里,听说这老房子是姨父以前的家,以后他们会一直住在这里。 顾夷嘉从封凛那儿听说过孔君涵的事。 他是沪城本地人,出身书香世家,父母都是沪城大学的老师,他是家里的独生子。他从小就是个非常优秀的人,受到父母的影响,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后,也进入沪城大学教书。 孔君涵的父母是幸运的,在他成年时就病逝了。 如果他们看到独生子经历的那些事,只怕会十分心痛。孔君涵偶尔也会庆幸,庆幸父母不需要经历那些。 在孔君涵平反回城后,上头就将他家的老房子和财产还给他。 是以夫妻俩虽然刚回来,但手头上也算是有些积蓄的,用来看病吃药、养孩子并没问题。 顾夷嘉拿起乐清雅的信。 乐清雅在信里告诉顾夷嘉,她和孔君涵决定接受沪城大学的聘请,等过了年就去上班。 顾夷嘉有些意外,又不是那么意外。 虽然经历了那些事,让夫妻俩确实极为寒心,也有些害怕历史会重演,可他们也不能因为害怕就裹足不前,更不用说现在还要多养三个孩子。 夫妻俩经过考虑,最后决定接受学校的聘请。 乐清雅写信来告诉顾夷嘉这事,其一是让她知道,他们有能力养三个孩子,让他们放心;其二是,如果历史再重演的话,夫妻俩私心里希望他们能搭把手,将三个孩子带走,以免受他们连累。 顾夷嘉将信放下。 她明白乐清雅的顾虑,不过未来会告诉他们,历史不会重演,苦难已经过去,以后人们只会过得越来越好。 她不禁笑了下,将信收起来,拿着它们去了兄嫂家。 兄长还没下班,只有嫂子在家。 顾夷嘉将信递给嫂子,自己扶着元宝,教他走路。 元宝快要一岁,时常会扶着凳子,颤巍巍地站起来,只不过双腿还不够有力,只站一会儿,就会一屁股坐在地上。 天气冷,他穿得多,就算摔了也不疼,反而自己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顾夷嘉一边扶着元宝走路,一边说:“睿睿他们都写信过来,说在那边过得很好,现在过完年,他们应该已经去学校了。” 陈艾芳看完信,脸上也露出笑容,“这样咱们也能放心了。” 等顾明城和封凛回来,两人也看了信,总算是放心下来。 只要三个孩子能过得好,他们也算是不负老杨所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