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 失望而归(3000)-《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1/3)页

    桓熙回到关中之后,摆在他面前的第一桩大事,便是收税。

    征税工作,一般是在秋收之后,得让百姓们有了收成,才能开展。

    与桓熙去年刚刚占据雍州四郡的情况相同,今年的三辅地区,依然收不上来太多的赋税。

    究其原因,还在于去年八月,桓熙北伐,轻兵疾进,苦于军中缺少粮食。

    为了吸引民众前来劳军,他曾当众许诺,但凡捐赠粮食之人,皆可免除两年赋税。

    还记得,三辅民众闻风而动,争相迎接王师的盛况。

    当初的形势有多么喜人,如今的财政窟窿就有多大。

    去年八月底,桓熙在占据雍州四郡之后,就已经为前来劳军的百姓免过一次赋税,今年是免税的最后一年。

    好在后赵盘剥百姓,留在府库的积累也不少,而桓熙从前凉那里索要来二十万石粟米,也足以使他填补上这个窟窿。

    桓熙自然是将征税工作交由王猛主持,他从来不过问细枝末节,只抓大事。

    安排过任务之后,桓熙先回的京兆公府。

    虽然他在来关中之前,就曾旁敲侧击过谢道韫对待李媛的看法,而谢道韫也曾表示愿意接纳李媛。

    但有些事情,总得自己亲眼看过才能安心。

    桓熙的京兆公府,位于征东大将军府的西侧,其实就是汉长安城的宫城之一,未央宫。

    而征东大将军府则是西汉时的丞相衙署,位于未央宫与长乐宫之间。

    自西汉以来,未央宫多次毁于战火,又屡获重建,五年前,即公元345年,石虎征伐雍、洛、秦、并等州十万人,再次重修长安未央宫。

    宫城可谓宏伟壮丽,富丽堂皇。

    桓熙在夺取关陇后,向朝廷请求迁都,却遭到拒绝。

    这么好的房子,空着实在可惜,在南下迎娶谢道韫之前,桓熙索性自己堂而皇之的搬进了未央宫中,只不过换了一个名字,将未央宫,改成了京兆公府。

    此前的京兆公府,实在过于狭小。

    当然,假若有朝一日,朝廷真的被迁来了长安,桓熙也有地方安置太后、天子。

    东侧的长乐宫虽然破旧了些,但稍稍修缮,也是可以住人的。

    未央宫约占长安城面积的七分之一,桓温的临贺公府与桓熙的京兆公府比起来,多少有点小家子气。

    未央宫前殿北侧为椒房殿,是西汉时,皇后的居所,如今谢道韫便被桓熙安排在了此间。

    他来时,谢道韫正与李媛有说有笑,看起来相处颇为融洽。

    李媛虽说只是妾室,可也是成汉公主出身,谈吐自然是不差的。

    桓熙看到这一幕,终于松了口气。

    二人见着桓熙回来,赶忙起身行礼,桓熙问起她们在说些什么,谢道韫避而不谈,反而劝说桓熙搬离未央宫:

    “夫君,未央宫是前汉皇宫,晋愍帝亦曾迁居于此,如今夫君以旧宫为府宅,恐生非议。”

    谢道韫觉得,家中连带自己、桓熙、李媛,也才三口人,真没有必要住这么大的地方。

    桓熙知道谢道韫的心思,他解释道:

    “就算我搬离未央宫,也不能减轻朝廷对我的猜疑,如今我住在此处,朝廷同样无可奈何,我又何必闲置此地,再去征发民夫,为我新建府邸,搞得劳民伤财。”

    谢道韫说不过他,也只得由着桓熙安排。

    李媛正要起身道别,她此来,本就是作为侧室来拜谒正妻,想要给谢道韫留下一个好印象。

    如今桓熙回来了,她也不愿意打搅了他们夫妻说话。

    “将军,夫人,妾身想要出府看望父母,还请将军应允。”

    桓熙自无不许: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