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以才取士-《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2/3)页

    王猛明知故问:

    “敢问是哪家的贵女,竟然能够请动梁公代为说媒。”

    桓熙闻言笑道:

    “为人父母,自当为儿女计,能与令郎相配者,正是我家洛娘。”

    王猛故作惊讶:

    “微臣家世卑微,曾是贩夫走卒,能有今日,已是侥幸,犬子又怎敢再奢望名门贵女。”

    桓熙不容他拒绝:

    “昔日龌龊不足夸,先生如今是梁国的尚书令,也是桓某的先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怎能轻贱自己。

    “此间并无外人,我不妨与先生直言,桓氏本为刑家,若非祖父在南渡之后,四处结交名士,而后殉于王事,安有今日的富贵。

    “况且,北海王氏因有先生,将来必在江东诸姓之上。

    “洛娘与令郎天作之合,还请先生万莫推辞。”

    王猛见桓熙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终于也不再推辞,当即点头答应下来,就连对照生辰八字的环节都给省了,二人当场写下婚书,不容反悔。

    阿满看着父亲与先生三言两语之间,就将阿妹的婚事敲定下来,不由想起自己与周幼娘的婚约。

    桓熙在阿满的婚事上,不曾问过他的意见,如今,洛娘同样是被蒙在了鼓里。

    当然,现在可不是提倡婚姻自由的时代。

    桓熙在刚才与王猛的对话中有了些许感悟,他看向阿满,郑重说道:

    “魏晋之所以倾颓,在于士族垄断官职,固步自封。

    “阿满,取士之道,应该重才,而非门第。”

    桓熙是真的不放过任何能够教育阿满的机会,毕竟自己如今再怎么辛苦,将来的家业都要交到阿满的手上,继承人的教育,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王猛闻言,深有感触道:

    “有赖梁公唯才是举,否则,以我的家世,只怕难有出头之日。”

    不等阿满说话,桓熙笑道:

    “《史记》有一言: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即使没不曾遇见我,也会有人慧眼识珠。”

    王猛长叹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