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甫一登台,下面就呼啦啦地响起了掌声,这种据说是行道教特殊的喝彩方式。当然也有保持传统的,在台下大声地叫好。 詹闶在小桌后面坐定了,收拾一下桌上道具的位置,一边笑着道:“还什么都没说,就有人喊好了。你这是在败坏我的名声,摸不清的还以为我雇了人捧自己。具体是谁我不说,但以后一定要改,改不了我就天天上你们家吃饭去。” “好……”话音刚落,楼上楼下又传出若干叫好声,惹得满座咧嘴,哄堂大笑。其实呢,还真有人巴不得詹闶到自己家里吃饭,毕竟不是一般人啊。 简单的玩笑过后,就要正式开口了:“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啪”,醒木一敲桌子,詹闶用了和以前不一样的节奏,换在下半阙的中间来了一下子,顿时这新鲜劲儿就有了:“隔江犹唱后庭花。” “不能总让你们在一个地方抓我!”詹闶开调侃一句,又惹得一片叫好,这些听众是非和他杠上不可了。 詹闶也没有再说叫好的事,这东西越说越有人架秧子。马上进入正题:“这是杜牧之的一首七绝,借古喻今,抒发自己的忧国情怀,写得相当好。可今天为什么要说这首呢,咱们主要是说说女人,还得先从这商女说起。商女是什么呢,大家应该都知道,干那个的,不是好营生。这里问题就来了,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万客尝,谁都知道不好,她们为什么要干那个?” 为什么要干那个,这问题还真没多少人想过,至少现场就没人想过。詹闶的问题一出来,都你看我,我看你的,这不是自古就有的营生吗? 稍作停顿并不是让大家去想,而是用一个小技巧,让他们能想又来不及:“这第一个,肯定是生活所迫啊,一个女人活不下去了,只能用自己赚个活项。第二个,是因为别人活不下去了,父母也好,兄长也好,当然还有汉子卖妻的,自己不想着去找活项,就拿别人去换,乞讨这种事丢人啊。其他也有,什么拐卖的呀,俘虏的呀,反正太多了,数不来的多。这就说明了什么,她们不是天生就愿意做那个的。” 这种言论其实是很危险的,老朱同志就是大明头号妓院老板,还把很多罪臣的家眷都弄去干那个,一不小心就是辱没陛下的罪名。 詹闶敢这么说,自然不会没准备。话题很快就转到了对《泊秦淮》这首诗的批判上,你不骂那些去干那个的人,为什么偏偏奚落干那个的人呢?不只是质问,还拿出了花蕊夫人的《述亡国诗》来做对照,男人都特么不关心国事了,投降的投降,浪荡的浪荡,哪来的脸把亡国之恨推到窑姐儿身上,她们不干那个,国家就有救了吗? 说完这段,就是从花蕊夫人到南唐大小周后,再到靖康之耻中被金人虏获欺凌的一众后妃公主,再到唐汉时期的和亲公主下场之凄惨。 总之就是把女人为国家付出了多少,而天下又为女人做了什么,作为主题,去讨伐大明之前的历代王朝。 秦以前各国战乱争分,相互间都有通过结亲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但那些都不叫和亲。秦以后都是大一统的江山了,为什么反倒要去用女人求和平呢,而且是送给野蛮残暴的异族,伺候完老子伺候儿子,伺候完哥哥伺候弟弟。 为什么不能硬起来干他娘的,为什么国家出了那么多名将,还是会屡屡被周边各类异族侵略、欺辱? 很简单,有人不想让国家太强大,不想让国家的安定繁荣出现在别人的功劳簿上。只要不是我做的,任何人都不许做好事,任何人都不得对国家有功劳,当然我也不会去做好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