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天下桑香续:云间蓝韵漫重阳-《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第(2/3)页

    “以前觉得种桑养蚕就是埋头干活,现在才知道,还要懂设计、懂市场。”阿朵绣着蓝丝彝纹图案,笑着说道,“等我学好了,要把我们彝寨的图腾绣在蓝丝礼服上,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的文化。”

    三个月后,研修班结业。学员们的作品在交易中心展出,蓝丝渐变绣品、螺旋纹理面料、桑蚕图腾礼服等,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艾莲娜女士看了阿琳设计的蓝丝渐变礼服后,当场签订了合**议:“这些作品充满了东方韵味和现代美感,一定会在西洋市场大受欢迎!”

    第三章 重阳桑香里的团圆与新意

    重阳佳节临近,乌蒙山的桑园里挂满了成熟的桑果,紫黑的果实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联盟决定举办一场“重阳桑蚕文化节”,既庆祝丰收,也展示研修班的成果,邀请周边村寨的村民和合作商们共庆佳节。

    文化节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阿黑带领村民们在交易中心的广场上搭建舞台和展示区,用蓝丝和桑枝装饰,处处透着节日的喜庆;阿雅带领绣娘们赶制蓝丝重阳主题绣品,上面绣着登高、赏菊、采桑果的场景;王奶奶则带着妇女们,用桑果、桑叶、蚕沙制作重阳特色美食——桑果重阳糕、桑叶糍粑、蚕沙酿黄酒,香气飘满了整个村寨。

    学堂的孩子们也积极参与进来。小石头和小娟组织了“桑蚕知识问答”活动,准备了蓝丝书签、蚕茧摆件等小奖品;阿琳则带着几个年轻学员,设计了“蓝丝DIY体验区”,让游客们可以亲手制作蓝丝手链、书签。

    重阳当天,天高气爽,阳光明媚。周边村寨的村民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带着自家的桑蚕产品赶来参加;合作商们也陆续抵达,艾莲娜女士特意从西洋带来了重阳主题的设计图纸,想和联盟合作开发节日系列产品。

    文化节开幕式上,风澈站在舞台上,看着台下人山人海的景象,笑着说道:“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度重阳佳节,庆祝丰收,也庆祝我们高山桑蚕事业的新发展。从最初的几株桑苗,到如今的彩色蚕丝、深加工产品,从小小的村寨,到连接四海的联盟,这一切,都离不开每一位的努力和坚守!”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村民们纷纷欢呼起来。

    开幕式后,各项活动有序展开。展示区里,研修班学员们的蓝丝作品引得大家驻足赞叹;体验区里,游客们兴致勃勃地制作蓝丝手链,孩子们围着知识问答台踊跃答题;美食区里,大家排着队品尝桑果重阳糕和蚕沙黄酒,赞不绝口。

    最热闹的环节是“老匠传艺”仪式。守苗爷爷、玛莎奶奶、陈老伯等老匠人,分别挑选一位优秀的年轻学员,将自己的工具和技艺传承给他们。守苗爷爷把自己用了几十年的嫁接刀递给小石头:“这把刀,见证了无数桑苗的成长,现在交给你,希望你能培育出更多优质的桑种,把技艺传承下去。”

    小石头双手接过嫁接刀,眼里含着泪水:“爷爷,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不辜负您的期望!”

    玛莎奶奶则把一套珍贵的金线刺绣针具送给阿琳:“这些针,能绣出最细腻的图案,希望你能用它们,把我们的苗绣和蓝丝结合起来,绣出更多精彩的作品。”

    阿琳接过针具,郑重地点点头:“奶奶,我一定会的!”

    仪式结束后,广场上响起了欢快的音乐,村民们和游客们一起跳起了舞蹈。苗寨的芦笙舞、彝寨的火把舞、西洋游客带来的踢踏舞,交织在一起,欢声笑语回荡在乌蒙山的夜空。

    艾莲娜女士端着一杯蚕沙黄酒,对风澈说:“这是我度过的最特别的重阳佳节,充满了桑香和温暖。你们的文化太有魅力了,我相信,融合了这种文化的蓝丝产品,一定会在西洋市场掀起热潮。”

    风澈笑着说:“感谢您的认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我们高山桑蚕事业的根。以后,我们会把更多传统节日元素融入产品,让桑香带着文化的温度,飘遍天下。”

    第四章 海外订单的文化适配挑战

    重阳文化节后,艾莲娜女士带来了一个大额订单——为西洋的一场东方主题慈善晚宴,设计制作二十套蓝丝礼服,要求融入中国传统元素和西洋时尚风格,两个月内完成。

    “这是一个展示我们实力的好机会,但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风澈看着设计图纸,眉头微微蹙起。图纸上的礼服款式时尚,却要求绣上梅兰竹菊等中国传统图案,还要用蓝丝呈现出西洋油画的质感,对刺绣技艺和文化理解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阿琳主动请缨:“风澈哥,我来负责设计和工艺指导吧!我学过服装设计,也了解西洋的审美,一定能把传统元素和时尚风格完美结合。”

    风澈点点头,立刻成立了专项小组:阿琳负责整体设计和图案优化,玛莎奶奶和研修班的优秀学员负责刺绣,陈老伯负责蓝丝的品质把控,阿雅则负责色素调配,确保蓝丝的颜色符合设计要求。

    可刚开始制作,就遇到了难题。梅兰竹菊的传统线条细腻流畅,而西洋礼服需要立体饱满的质感,用传统刺绣方法绣出来的图案,显得过于平面,不符合要求。“这可怎么办?我们绣了好几次,都达不到图纸的效果。”一位学员看着绣坏的面料,沮丧地说道。

    阿琳也很着急,她反复研究西洋油画的笔触和光影效果,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我们可以把苗绣的‘打籽绣’和西洋的‘堆绣’结合起来,用打籽绣表现花瓣的纹理,用堆绣营造立体效果,再用不同深浅的蓝丝渐变,呈现光影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