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大火的热量因起上升气流与冷空气交汇导致了大雨……” “地理课上过,山谷地形突然升温,气流上升下雨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难受!!”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天意如此,哎!” “没想到丞相最后竟然是这样的结局……” …… 无数人都叹息着,眼见蜀军西上五丈原扎营,而大难不死的司马懿自然仍与蜀军隔河相峙,这次再也不会上当,即便诸葛亮如何挑衅,司马懿都不予理会。 上过一次当,还能上第二次? 这样一来,蜀军难以进兵,诸葛亮也终因长期劳累过度,一病不起…… 看到这里,很少再有观众的脸上能够露出笑容。 很多观众都隐隐感觉到了,丞相的大限将至。 其实从文学的角度而言,不难猜出,因为上方谷的那一战,已经是天命,是诸葛亮最后的一计! 诸葛亮在五丈原积劳成疾,呕血昏迷,只能在大限将至之前,将自己的一些兵法以及锦囊妙计告诉了姜维,希望姜维能够接替他,更是孜孜不倦写下兵书,以泽后世。 躺在病榻上,自知生命垂危,但由于大事未成,耿耿于怀,遂寄希望于禳星术,以延缓寿命,成其大业。 “逆天改命吗……” 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这般的古代术法,时至今日,现代崇尚科学,也不知是真是假。 可就在主命灯耀耀闪光,就要冲破生命之界之时。 由于司马懿兵袭营寨,魏延惊闯诸葛亮大帐! 见到这一幕的时候,那燃起的希望,再度熄灭,观众们都静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色凝重! 一阵狂风将主命灯吹灭,诸葛亮欲冲破生命之界的努力终告失败。 “结束了。” “恭送丞相!” “泪目了……” “呜呜呜呜……” 唐代的诗圣杜甫曾有诗,名为《蜀相》,可以说是最最契合诸葛亮的诗句了。 其中有两句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在诸葛亮生命的最后时刻,请费祎速回成都转奏陛下,随后将平生所学已著成书的二十四篇传于姜维并唤马岱进帐密授一计。 并且召来杨仪,给了一个锦囊,告知杨仪,自己死后,魏延必反! 当魏延反叛之时,开囊,自有决断! “即便知道自己大限将至,诸葛亮想的都是蜀国!” “这种时刻,都在留下死前计!” “刘备之德近乎伪,孔明之智近乎妖!” “从开头第一次出场就是神,一直神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可惜,天意难违啊!” 望着诸葛亮一个接着一个的布置,锦囊,观众们都清楚,这些诸葛亮的担忧,可能都将会成为现实,因为一直以来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神机妙算之人。 夕阳如血,晚霞灿烂。 这一幕的《三国》,不知道有多美。 昏沉的夕阳之下,无数蜀国士兵都在操练着,往日里稀松平常的一幕,对于诸葛亮,或者说对于万千观众而言,显得那么的珍贵。 诸葛亮强支病体出营帐,最后一次,与他所喜爱的兵士谈天抒怀。 看到克复中原的旗帜仍然在尘土之中飘扬,又有无数观众忍不住落下泪水…… 交待完自己的后事之后,孔明望着这些挚爱的军士,而这些军士,也都知晓丞相的身体已油尽灯枯,纷纷跪地喊道: “丞相!保重啊!” “丞相!保重啊!” “丞相!多多保重!” “丞相!多多保重啊!” 诸葛亮在蜀军中的威望自是不必多言,蜀军阵中最为崇敬之人,看到丞相这般姿态,这些军士都不禁流下了泪水。 诸葛亮望着那克复中原的旗帜,那眼泪,也顺着眼角流淌了下来,喃喃道: “亮,再不能临阵讨贼……” “悠悠苍天……” “何薄于我?” …… 当诸葛亮最后这充斥着遗憾的两句话在口中喃喃说出之际,屏幕之前的观众,只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完全不受控制的飞溅,眼泪根本止不住! 第(1/3)页